“真正的平等不是起点相同,而是过程公平,结果可选择。”
买车这事,有人兴高采烈,有人愁容满面,滋味各异。
摇号难于登天,攒钱如细水长流,好不容易有点眉目,却被一纸限购令挡在门外,那种失落,就像眼看到手的宝贝被人夺走。
好消息传来,国家发改委释放信号,部分限购城市或将增发车牌,优先考虑那些长期无车的家庭。
这条消息像一阵春风,吹进了渴望拥有汽车的人们心中,瞬间,朋友圈沸腾起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政策之风,能否真正激活汽车消费市场这潭深水?
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多少家庭翘首以盼,渴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座驾!
然而,机遇当前,谁能精准把握?
谁又能将这份政策福利,切实送到寻常百姓家?
零跑汽车,这家企业值得关注。
三月销量,它在新势力品牌中脱颖而出,上海车展上,又推出智能电轿B01,赚足眼球。
零跑的崭露头角,折射出市场新动向:政策放宽需求,技术主导供给。
零跑如何出奇制胜?
核心在于“技术惠及大众”。
它并未将前沿科技束之高阁,供少数人把玩,而是反其道行之,以更亲民的价格,将技术红利普惠于民。
以C系列为例,销量贡献巨大,特别是C10,定价12万元级别,竟搭载了激光雷达智驾系统,这在过去简直难以想象,堪称颠覆。
再看B系列,预售阶段已然火爆,多数用户选择智驾版本,以刚过10万元的价格,将高阶智能驾驶推向大众化。
除了产品力出众,零跑在销售渠道方面也颇具匠心。
它在全国两百余座城市构建了“1+N+卫星店”的销售网络,尤其是在三四线城市,门店布局更为密集,方便消费者近距离体验产品、享受售后服务。
这套“技术下沉+渠道下沉”的组合拳,助力零跑在家庭购车浪潮中抢占先机。
当然,低价并非长久之计,技术实力才是硬道理。
2024年四季度,零跑率先实现盈利,这在新势力阵营中实属难得。
盈利密码何在?
答案是“全域自研”。
零跑潜心钻研,自主研发三电系统、智驾芯片等关键组件,零部件自给率突破六成,成本大幅降低。
同时,创新性地打造LEAP 3.5技术平台,实现电池底盘一体化、四域融合控制,有效分摊研发成本。
更进一步,与Stellantis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向欧洲市场反向输出技术,降低海外经营成本。
这种“自我革新”的商业模式,让零跑在15-20万元价格区间内构筑起坚固的竞争壁垒。
更值得称道的是,零跑正逐步摆脱“低价标签”,向“技术先锋”转型。
拥有超过70万车主,用户口碑持续发酵。
C10在懂车帝平台荣获高分评价,力压同级车型;C16更被市场誉为“50万以内最具价值的六座SUV”。
科技创新永不止步。
零跑LEAP 3.5架构搭载端到端大模型智驾系统,计划明年实现城区领航功能的全系覆盖。
放眼全球,零跑已在欧洲十余国开设四百家门店,并在东南亚建立生产基地,B10车型更是由玛莎拉蒂团队倾力调校,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车型。
上海车展,零跑B01惊艳亮相,凭借超低风阻、长续航里程和高性能芯片+激光雷达配置,剑指“15万级智能电轿”市场,昭示着零跑由“中国畅销”向“全球热销”的华丽蜕变。
究其根本,零跑的成功,是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同频共振的成果。
购车限制的逐步放开,释放了千家万户的购车渴望,而零跑以技术普惠的实际行动,有力证明了汽车消费的真谛,并非依赖补贴或炒作,而是能否将前沿科技转化为触手可及的价值。
我们期待更多中国车企,能像零跑一般,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让更多人共享科技带来的便捷与美好。
汽车,不应只是冰冷的代步工具,更是承载我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载体。
当技术普惠大众,当政策助力民生,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好车开进寻常家”的梦想。
零跑工厂的标语振奋人心:“不是所有创新都要昂贵,但所有伟大都始于平凡。”在汽车工业这场百年变革中,中国智造正以“技术平权”的姿态,谱写一个关于高端不再高价,普惠绝非平庸的崭新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