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给爱车续保险的时候,很多车主都会面临一个选择题。
交强险是国家强制的,必须买,这没什么好说的。
第三者责任险,现在大家也都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毕竟路上豪车越来越多,万一发生点什么,有个高额的三者险能让人心里踏实不少,所以保额也是越买越高。
可偏偏到了车损险这一项,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自认为驾驶技术过硬的“老司机”,会选择直接跳过。
他们的理由听起来也挺有道理:我开车这么多年,技术好得很,小刮小蹭都很少,更别说大事故了,每年花一两千块钱买个车损险,感觉就像是把钱白白扔掉了,还不如省下来加油。
这种想法在车主群体中并不少见,那么,不买车损险,到底是一种精打细算的理财智慧,还是在拿自己的财产进行一场风险未知的赌博呢?
我们先来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人觉得车损险“不划算”。
这背后最核心的因素,就是保险公司为了鼓励安全驾驶而设立的“无赔款优待系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费折扣。
这个机制很简单,只要你的车在一年保险周期内没有出险理赔,那么第二年续保时,保费就会在基准价的基础上打个折。
连续几年不出险,这个折扣力度会越来越大,保费能便宜相当可观的一部分。
对于那些驾驶习惯良好、经验丰富的司机来说,几年下来,省下的保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在他们看来,日常用车过程中最常见的无非是一些轻微的剐蹭。
比如在狭窄的小区里挪车时,不小心蹭到了墙角或者别的车;在停车场开门时,没留意碰到了旁边的车辆。
这类小伤,通常只是掉了一点漆或者有一点点凹陷,去外面的快修店处理一下,可能也就花个几百块钱。
如果为了这点小钱去报保险,虽然当下的维修费是保险公司出了,但却会因此失去下一年的保费折扣。
保险公司记录了一次出险,第二年的保费可能就要上涨好几百甚至上千元。
这么一算,走保险反而得不偿失。
久而久之,这些车主就形成了一种观念:小事故自己花钱修更划算,而大事故自己技术好,基本不可能发生。
既然如此,每年固定支出的车损险就成了一项“沉没成本”,不买似乎就成了最理性的选择。
然而,这种看似精明的计算方式,其实是建立在一个非常脆弱的基础之上的,那就是“意外永远不会发生在我身上”。
可现实是,道路交通环境复杂多变,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完全规避所有的风险。
我们常说“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这个“万一”一旦发生,之前省下的那点保费可能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想象一下几种情况。
第一,单方事故。
比如在高速公路上为了躲避障碍物,车辆失控撞上了护栏;或者在雨雪天气路面湿滑,车辆打滑撞到了树上;再或者,夜间视线不好,倒车时不小心撞到了停车场的水泥柱子。
在这些没有第三方责任人的事故中,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是派不上用场的,所有车辆的维修费用都需要车主自己承担。
如今的汽车制造工艺越来越精密,一个带有雷达和摄像头的前保险杠,更换一下可能就要数千元;一个全LED或者激光大灯的总成,价格上万也是常事。
如果没有车损险,这笔突如其奇的开销对任何一个普通家庭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第二,自己负全责的事故。
比如因为走神追尾了前车,不仅要赔付对方的损失(这部分由三者险承担),自己车头的损伤也需要修理。
如果车损比较严重,维修费用同样会非常高昂。
第三,一些非碰撞类的损失。
比如车辆停在楼下,被高空坠物砸坏了;或者夏季遭遇特大暴雨,车辆不幸被淹;又或者车辆在行驶中被卷起的石子砸碎了挡风玻璃。
这些情况,如果没买车损险,同样需要自己承担全部损失。
特别是对于那些居住在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的车主来说,这种风险是真实存在的。
更重要的是,很多车主的认知还停留在几年以前。
自2020年9月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车损险的保障范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它不再是单一的车辆碰撞损失保障,而是升级成了一个“大礼包”,捆绑了多项过去需要单独购买的附加险。
现在的车损险,已经默认包含了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盗抢险、发动机涉水险、不计免赔险以及无法找到第三方特约险。
这意味着什么呢?
意味着你购买了一份车损险,就同时拥有了对多种风险的保障。
车窗玻璃被砸了,保险赔;车辆因线路老化等原因自燃了,保险赔;在积水路段行驶导致发动机进水了,保险赔;车停在路边被别的车刮了,对方肇事逃逸找不到人,保险公司也会按照约定进行赔付。
这些保障极大地扩展了车损险的实用性,使其性价比远超从前。
如果还用老眼光看待新政策下的车损险,认为它只管“撞车”,那就真的是信息滞后了。
当然,我们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如果你的车是一辆车龄十几年的老旧车辆,本身的市场价值已经非常低,可能也就一两万块钱,而每年的车损险保费可能就要一千多。
在这种情况下,车辆即使发生全损,损失的绝对金额也不大,从纯经济角度考虑,不购买车损险或许是一个可以理解的选择。
但对于绝大多数家庭用户来说,尤其是购买的新车、价值较高的车辆,或者是一些零配件价格昂贵的品牌,车损险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它扮演的角色,就像是家庭财产的“安全网”。
我们每年花费几百到几千元购买车损险,买的并不仅仅是一份合同,更多的是一份心安和保障。
它能确保在意外发生时,我们不必为了高昂的维修费用而四处筹钱,不必因此影响正常的生活规划,更不必让一次小小的驾驶失误,演变成一场家庭的经济风波。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看,用一笔小而确定的支出,去覆盖一个大而不确定的潜在损失,这本身就是一笔非常划算的投资。
毕竟,谁也无法预知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来,为自己的爱车和财产上一份全面的保险,无疑是更为稳妥和明智的决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