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车上班,走深南大道,数了数十分钟车流——轩逸、卡罗拉、秦PLUS这些家用车跟蚂蚁搬家似的连成串,偶尔蹦出辆宝马3系或者奔驰C级,能让我下意识踩两下刹车多瞅两眼。你猜怎么着?同事上周刚提了辆30万的奥迪A4L,在公司群里发定位,底下二十多条评论全是"中彩票了?",可实际上呢?深圳街头真有那么多30万以上的车?
上礼拜跟做汽车销售的老陈撸串,他拍着胸脯说:"别看网上说豪车满街跑,深圳30万以上车保有量连10%都不到。"我当场掏出手机查数据,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报告白纸黑字写着,全国30万以上乘用车销量占比8.7%,深圳作为一线城市也就9.2%。那为啥咱总觉得满大街都是?老陈叼着烟笑:"就跟你在夜市看姑娘似的,穿花裙子蹦迪的几个能记住,穿白T恤买炒粉的成百上千,谁会留意?"
前几天刷朋友圈,大学室友发状态:"在大学城办事,发现现在女生出门不化妆都不好意思见人。"我评论:"你蹲食堂门口数半小时试试?"结果他半小时后回:"还真没我想的多,大部分都是涂个防晒或者素颜。"这事儿跟看车一个理儿——人对"超出日常"的东西天生敏感。就像你兜里揣着3000块,路过爱马仕橱窗会觉得"这包够我三个月工资",可你不会盯着卖煎饼的大妈想"她一个月能挣五千呢"。
我有个搞摄影的朋友更逗,拍组城市街景发朋友圈,配文"记录30万级座驾的日常"。底下几十个点赞的,全在猜"这是保时捷还是玛莎拉蒂"。结果他把原图放大一看,所谓"30万级"是辆开了五年的凯美瑞,后保险杠还贴了张"实习"标志。他跟我吐槽:"现在人看车就看标,谁管你是不是贷款买的,是不是开了八年。"
说白了,咱总觉得"30万的车满大街",不过是注意力被高关注度的事物绑架了。就像你手机里存着几百张照片,可翻相册时最先点开的永远是那张在三亚拍的比基尼照——不是其他照片不好看,是它们不够"扎眼"。
数据来源:乘联会《2024年上半年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深圳市交通运输局《2024年机动车保有量统计年报》
经典语句: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少见多怪,多见则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