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

工厂的生产线正在满负荷运转,订单像雪花一样飞过来,谁能想到,一辆刚上市才一个月的车,就卖出去一万多台?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它既没请流量明星站台,也没铺天盖地打广告,销量就这么上来了。

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有驾

你可能会问,现在新能源车市场打得这么热闹,各家都在搞价格战玩噱头,凭什么这辆车就能脱颖而出?说实话,我刚开始也纳闷,直到真正去了解之后才发现,它走的路子跟别人压根不一样。

外观这块儿没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门把手该是啥样就是啥样,没藏起来装神秘,灯带也没弄成流水式的动态特效。乍一看可能觉得没那么炫酷,甚至有人说有点传统。不过你想想,现在买车的人最怕什么?不就是怕那些花里胡哨的设计过两年就出毛病吗?前边灯带用了380颗LED,后边尾灯塞了436颗,白天看着低调,晚上亮起来认出它一点不费劲。

尺寸方面跟理想L9基本在一个级别,都是六座的布局。重点来了,后排中间那条过道特别宽,小孩子爬上爬下很轻松,家里老人上下车也不用扭着身子挤。你要是带过孩子或者接送过父母,就知道这个设计有多贴心。很多车为了显得科技感十足,把该实用的地方都给牺牲了,这车倒好,直接奔着家庭实际需求去了。

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有驾

车机配置也没玩那些虚的,全系都用上高通8295P芯片,搭配Flyme Auto系统。打开导航不卡,语音叫唤一声就能响应,屏幕是30英寸的贯穿大屏,仪表盘做成12.66英寸的长条形状,操作起来一点不复杂。我妈那样的人,平时连智能手机都用得费劲,坐进这车里摆弄几下就能上手。高配版本还带英伟达Orin-Y芯片,能实现城区导航辅助和自动泊车,但厂家压根没吹嘘自己是L3级自动驾驶,这点反倒让人踏实。毕竟技术再牛,用着舒服才是硬道理。

配置表更是让人惊讶。低配版本就已经给得特别足,前双叉臂悬架这种东西,一般只有豪华品牌才舍得全系标配,它直接给上了。360度全景影像、透明底盘、电动尾门、座椅加热通风、头枕音响,这些别人家需要加钱选装的功能,它全塞进基础版里。不少人看完配置单第一反应是:这价格是不是标错了?买个低配版不但不觉得亏,还感觉像捡了大便宜。

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有驾

最关键的还是价格,起步就17.38万。你再看看同级别那些车,理想L9、问界M9,哪个不得三四十万起?这不是单纯的降价促销,而是把中大型SUV的门槛直接拉到紧凑型的水平。它用的是1.5T插电混动系统,电池来自宁德时代,纯电能跑230公里,三电机版本零到百公里加速只要4.5秒,油耗比同价位燃油车还低,性能却一点不含糊。这套组合拳下来,很多原本预算不够的人,一下子有了换车的底气。

现在其他品牌有点坐不住了。以前大家都默认一个规矩:好悬架只给高配,智能驾驶得选顶配才有。银河M9这么一搞,把配置标准直接拉满,价格还便宜,用户自然会问:凭什么别人家低配连个像样的悬架都没有?为啥要多掏好几万才能用城区领航?这种声音越来越多,各家车企就不得不重新琢磨自己的定价策略和配置逻辑了。市场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游戏规则已经在悄悄发生变化。

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有驾

我身边好几个哥们儿原本打算买二十来万的SUV,现在全都在研究银河M9。他们说并不是单纯因为便宜才动心,而是觉得这车把该给的都给齐了,不用挑来挑去纠结配置,也不用担心买完发现少这缺那。说白了,用户真正在意的不是品牌讲了多少故事,而是拿到手的东西能不能让自己省心、少折腾、不踩坑。

这车虽然没搞什么大动作宣传,但确实在改变大家选车的思路。以前买车可能会先看品牌再看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直接问:这个价位能给我什么?同样的钱,我能不能买到更好的东西?当一辆车把性价比做到极致,把用户真正需要的东西都配齐,市场自然会用脚投票。

17万买中大型SUV?这车一个月卖疯了,同行慌了-有驾

工厂正在加班加点提升产能,订单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来。那些以前习惯了高举高打、靠营销撑场面的品牌,现在也得好好想想:究竟是继续玩套路,还是踏踏实实把产品做好?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在玩虚的,谁在做实事,时间会给出答案。

你觉得这种把配置拉满、价格打下来的做法,会不会成为以后市场的主流?如果你现在打算换车,会因为配置和价格选择这样的车型,还是依然更看重品牌和营销包装?欢迎说说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