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真没想到啊,那个曾经满大街跑的Jeep自由光,现在居然要跟我们说再见了! 就在昨天,法院一纸裁定把这个合资车企钉在了"破产"的耻辱柱上。 您说这事儿讽刺不讽刺? 当年那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的广告词还萦绕在耳边,如今工厂都成了无人问津的烂尾楼。 今天咱就来扒一扒,这个曾经年销22万辆的"国产神车",到底是咋从云端跌落尘埃的?
一、高光时刻:人人都想开上"美国硬汉"
2017年的长沙工厂可是热闹得跟菜市场似的,流水线上一辆接一辆的Jeep自由光下线。 那时候买车跟抢白菜似的,经销商展厅里挤得水泄不通。 为啥这么火? 您瞅瞅这车标——牧马人同款十字架,开出去那不得让人高看两眼? 更狠的是价格,进口车要四五十万,国产版直接砍到20万出头,这不是明摆着给中产送福利吗?
记得当年朋友老张就是被这波操作忽悠瘸的。 他举着存款本冲进4S店:"就冲这Jeep标,我贷款也得买! "结果现在车开到半路就冒蓝烟,修车师傅一看:"烧机油? 这毛病Jeep祖传的! "您说气人不气人? 更绝的是2018年央视315晚会,直接把Jeep自由光架在火上烤。 央视记者拿着检测报告:"机油消耗量超标三倍! "这哪是开汽车啊,分明是开"油老虎"! 当晚直播间弹幕都炸锅了:"难怪我加油比加油还费钱! "二、致命转折:神仙打架,百姓遭殃
要说这合资车企吧,就像谈恋爱。 广汽和Stellantis这对"跨国情侣",刚开始甜得蜜里调油,后来发现三观不合。 广汽想搞新能源,Stellantis死磕燃油车;广汽要快马加鞭搞研发,Stellantis还在走"审批十年"的老路。 这不就跟谈恋爱总吵架似的? 最狠的是2022年那场"股权争夺战"。 Stellantis突然说要增持到75%,广汽直接甩脸子:"没门! "结果您猜怎么着? 两边直接掀桌子散伙,留下个烂摊子让员工和车主收拾。 这波操作堪称"合资企业反面教材":
产品定位打脸:硬派越野改家用SUV,活脱脱把"肌肉男"整成"娘娘腔"
质量问题频发:烧机油、变速箱顿挫,修车排队的队伍比春运还长
新能源掉队:别人都在搞电车,它还在研究怎么省油钱
三、车主血泪:买车容易养车难
现在最惨的还得是那40万车主。 长沙工厂的设备都长蘑菇了,广州工厂改造成埃安的电动车车间。 您说这售后咋整? 官方说零件要转第三方渠道,维修费直接涨30%! 更扎心的是,二手车贩子看到Jeep都绕道走:"这车修起来比造起来还贵! "我表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去年刚买的指南者,今年变速箱就闹罢工。 4S店甩锅:"配件得从意大利运,得等半年。 "结果您猜他咋整? 自己买工具书研究修车,现在都快成民间技师了! 四、行业警钟:合资神话彻底破灭
Jeep的倒闭可不是个例。 您瞅瞅隔壁神龙、标致,哪个不是在ICU里插管续命? 现在的中国车市早变天了:
国产车崛起:比亚迪月销26万辆,能把合资车按在地上摩擦
新能源冲击:满大街绿牌车,燃油车成了"古董"
消费者变聪明:再不信"进口光环",要的就是实在价
最逗的是Stellantis现在搞的"轻资产"模式。 说白了就是"不在中国建厂,卖车全靠进口"。 可您当中国消费者傻啊? 进口车价翻倍不说,等车等到花儿都谢了。 这不就是新时代的"割韭菜"吗? 五、未来启示:活着才是硬道理
看着Jeep工厂的废墟,我突然想起雷军那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可风停了怎么办? Jeep的故事告诉我们:
别把情怀当饭吃:再牛的品牌也得跟上时代
合资不是保险箱:中外股东斗法,员工车主最遭殃
转型要快准狠:新能源浪潮下,犹豫就会败北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买车别光看车标,得看车企良心。 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本文数据来源: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告、汽车行业分析师林述成解读、车主真实案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