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长城汽车助力极地科考事业发展

"开着自主好车跑南极,是不是有点燃?"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长城汽车助力极地科考事业发展-有驾

长城汽车和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的这波联手,真有点“爷青回”的劲儿。从保定的厂子到南极的长城站,听着像两个完全不搭边的世界,现在竟整合到了一块儿——还不只是把车送到极地跑跑流程。长城技术人员直接变身科考队员,在现场亲自盯着量产的坦克300柴油版“实战”,从环境风洞试验到极寒验证,全都来一套。这质感,够硬!

坦克300柴油版的亮相,最让人拍腿。不是那种全改装的“概念车”,而是量产版直接拉到南极科考站,坐镇运输保障任务。这是长城汽车跟极地研究中心说“我有硬实力”,也是高品质自主车企对极地极限环境说的“我扛得住”。试想一下,在零下-30℃的暴雪大风模拟环境中,车辆一键启动、除霜、制热,妥妥地完成操作,直接让数据变成硬梆梆的信任。坦克300能扛住这关,岂不就是“普通用户开南极没问题”的信号?想想都觉得热血。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长城汽车助力极地科考事业发展-有驾

再说科考保障模式,这合作也算是国家科研体系和民营企业的标杆案例了。国内造车圈,能和科研队一起掰扯“极地技术需求”的有几家?从动力系统到低温可靠性,从实验室风洞模拟到直接派人去现场,这不仅是长城汽车的技术练兵,也是中国自主品牌对全球汽车业的一记震撼弹:别以为货只有“内销”,我们的硬核产品,是能上地球最南头“干真活”的。

长城汽车这次真的把“全球化、全场景、全动力发展”拉到实地了,还真有点让人唏嘘。从“长城车”到“长城站”,这些民族品牌的进击到底要走向几广袤的未来?自主品牌真得牛,做出了大家伙都能拍腿喊“一起走远”的事儿。敢问下一步,是不是还能给北极送台车,再来个两极车轮逻辑闭环?

从“长城车”到“长城站”长城汽车助力极地科考事业发展-有驾

最后,说实话,看到长城汽车科考队员要亲自参与任务时,直接想到了中国制造的那股骨子里的踏实劲:不是跟风秀存在感,而是把生态环境守护、科研保障目标变成脚踏实地去“做”的事情。这种实在劲头,怎么可能有人不拍手叫好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