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这个被车圈吹了好几年的“未来科技”,终于有了点实锤的进展。奇瑞,那个被调侃为“技术宅”的车企,居然在短短半年多时间里,直接把固态电池装上了路试车——星纪元ET。而且还不搞什么伪装测试,直接大大方方上街溜达。这波操作,确实有点意思。
别急着鼓掌,咱们先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的“含金量”。
先说数据。奇瑞这次用的是和国轩高科联合研发的“金石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50-360Wh/kg,听起来还不错吧?但别急,这个数值其实并不算特别惊艳。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能量密度也能做到200多Wh/kg,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甚至能冲到300Wh/kg以上。固态电池的优势,更多在于安全性——不起火、不爆炸,这才是它的杀手锏。
问题也来了。评论区有人提到,现在所谓的“固态电池”,其实大多是“半固态电池”,也就是电解液还没完全被固态电解质替代。真·固态电池的技术难度有多高?全球科学家都还在攻关,材料、工艺、成本,每一项都是拦路虎。所以,奇瑞这次的电池,八成也是“半固态”路线,别被名字忽悠了。
奇瑞这次的宣传点很抓眼球,什么“轻松1000公里续航时代”。但咱们实际开车的都知道,续航这东西,永远是“实验室数据”和“实际体验”两码事。尤其是高速工况下,电动车的续航掉得比你钱包里的钱还快。网友说得对,高速120km/h能跑600公里,那才是真NB。否则,1000公里的续航,可能只是市区龟速跑出来的“理想值”。
而且,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虽然提升了,但重量也没少多少。按350Wh/kg算,35度电就得100公斤,这还只是电芯的重量,算上电池包结构,整车的重量压力依然不小。再加上固态电池的成本目前还居高不下,真要大规模量产,车价能不能压住都是个问题。
奇瑞的技术实力,其实一直被低估。作为国内最早搞自主研发的车企之一,奇瑞在发动机、变速箱这些传统技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但在新能源领域,它的存在感一直不算强,尤其是面对比亚迪、宁德时代这些“卷王”,奇瑞的节奏显得有点慢。
这次固态电池的装车路试,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按奇瑞之前的说法,固态电池要到2026年才开始路试,2027年实现量产装车。现在提前半年多开始测试,说明它们的研发进度确实超预期。但问题是,从路试到真正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车企的“黑科技”都是停留在PPT上的,奇瑞能不能打破这个魔咒,还得看后续表现。
评论区的网友们,嘴上不饶人,但说的都是大实话。有人吐槽奇瑞“染上了华为吹牛的毛病”,也有人怀疑“全球科学家都没搞定的事,奇瑞能量产?”奇瑞的技术实力不差,但它的品牌信任度,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还需要时间来积累。
还有人提到,固态电池的量产时间可能要5-10年,这个观点其实挺中肯的。即便奇瑞这次真的搞出了点名堂,距离大规模装车、普及市场,还需要解决成本、工艺、供应链等一系列问题。新能源车的技术迭代速度很快,但消费者的耐心也有限。“总等固态不敢随便下手”的网友,估计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
奇瑞这次的固态电池路试,确实是个好消息,但它更像是一个“开胃菜”,离真正的“主菜”还有很远的距离。固态电池的优势毋庸置疑,但它的技术难度和量产门槛,同样让人头疼。奇瑞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不仅要看技术实力,更要看它的执行力和市场策略。
所以,固态电池的“真香时刻”,可能还需要几年时间。到那时候,咱们再来看看奇瑞,是不是能打脸那些质疑它的网友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