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

最近这些年,咱们身边的电动汽车是越来越多了,刚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换上电车,心里头都挺美滋滋的。

一方面感觉自己赶上了环保的潮流,为咱们的蓝天白云也算是尽了一份力;另一方面,每个月看着省下来的油钱,那可是实实在在的,养车的压力一下子就小了不少,确实是个好事。

可是,风向好像慢慢有点变了。

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有驾

随着增程式和混动汽车越来越多,一些开纯电车的车主,尤其是节假日跑了趟高速,在服务区排队充过电之后,心里就开始犯嘀咕了。

那“里程焦虑”四个字,又被重新提了起来,感觉手里的纯电车突然就不香了,琢磨着是不是该换个能加油的增程车,这样就再也不用担心跑不远了。

为了这一年可能也就一两次的长途,真的有必要把现在的纯电车换成增程车吗?

咱们今天就坐下来,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个事,您听听是不是这个理儿。

首先,咱们得冷静下来想一个问题,我们嘴里常说的“长途驾驶焦虑”,在咱们绝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中,到底占了多大的比重?

您不妨打开手机地图,看看自己过去一个月的出行轨迹。

是不是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以家和单位为中心的一个小圈子里活动?

每天上下班通勤,周末去趟超市、商场,接送一下孩子,这些活动加起来,一天能开上个三四十公里,就算是不错的了。

对于这样的用车强度,现在市面上任何一辆主流的纯电动车,可以说都是绰绰有余的。

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有驾

甚至可以说,很多纯电车五六百公里的续航,在城市里用起来,简直就是“大炮打蚊子”,一个星期充一次电都完全够用。

可能有人会说,我是跑网约车的,用车频率高。

那也没问题,现在十几万的国产纯电车,续航里程普遍都做到了五六百公里,就算实际使用打个折扣,在市区里实打实跑个四百多公里也是稳稳当当的。

这足够您跑上一整天了,晚上回家一充电,第二天又是满血复活,而且省下来的油费,一个月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对于普通的上班族来说,一年里最远的出行,可能也就是五一、十一这种长假,开车去周边的城市或者景点玩一玩。

但这种几百公里的行程,其实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长途,现在的纯电车跑高速,一次性开个三百多公里是完全没有压力的,在服务区休息一下顺便充个电,行程就接上了。

所以说,除非您的工作就是天天开车在全国各地跑业务的,或者是那种以自驾游为生的自由职业者,对于我们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所谓的“长途焦虑”,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担忧,而不是一个现实中频繁发生的问题。

为了一个极低频率的场景,去改变我们日常95%以上时间里的用车选择,这笔账是不是划算,确实值得我们好好盘算一下。

再者,就算我们真的需要经常长途驾驶,现在的基础设施发展,也已经快要让我们不必再为此焦虑了。

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有驾

咱们可以回想一下,国内的加油站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从九十年代汽车开始普及,到现在加油站遍布城乡,也花了一二十年的时间。

而我们国家新能源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可以说是世界瞩目的。

以前大家总觉得只有一二线大城市充电方便,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

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的充电枪总数已经突破了1610万个,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充电桩在全国县城的覆盖率已经超过了97%,在乡镇的覆盖率也达到了80%。

现在您开车跑高速,可以留意一下,几乎每一个服务区,除了中石化、中石油的加油站,旁边都整整齐齐地建好了一排充电桩。

这已经不是未来的规划图,而是我们眼前实实在在的景象。

我们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充电网络向更广阔的县城和乡镇地区覆盖,未来几年,充电只会越来越方便。

我们不能总用几年前的老眼光来看待新问题,用发展的视角去看,所谓的充电难,正在以“中国速度”被解决。

还有人会说,充电太慢了,加油几分钟搞定,充电得等半天。

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有驾

这话放在以前确实是事实,但现在技术进步太快了。

像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科技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快充技术。

现在800V高压快充平台正在逐步普及,充电速度比前几年快了不是一点半点。

在高速服务区,我们停下来休息、上个厕所、喝杯咖啡的二三十分钟时间里,车子就能充进去几百公里的续航,完全不耽误接下来的行程。

所以,无论是充电的便利性还是充电的速度,都已经不再是阻碍我们选择纯电车的主要矛盾了。

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增程车,它的体验真的像宣传中说得那么好吗?

增程车的理念听起来确实很吸引人,有电用电,没电烧油,好像完美解决了所有问题。

但实际用起来,它可能会带来一些新的烦恼。

首先,在高速上行驶时,增程车的燃油效率可能并不高。

长途自驾别选增程车,体验远不如宣传,听老司机3点忠告-有驾

它的工作原理是发动机先发电,再用电来驱动车轮,这个过程中间多了一道能量转换,就会有损失。

尤其是在需要持续大功率输出的高速巡航状态下,那个为了发电而高速运转的小排量发动机,油耗可能会比同级别的燃油车还要高。

其次,当电池电量不足,进入所谓的“馈电”状态时,驾驶体验会明显下降。

发动机启动的噪音和震动会传到车厢里,瞬间打破了电车原有的安静和平顺,动力感觉也会变弱,那种感觉上的落差其实是挺影响心情的。

最后,增程车其实也带来了一种新的“选择困难”。

它的电池通常不大,纯电续航一般也就一两百公里,日常通勤看着够用,但万一遇上堵车或者想多跑点地方,电量很快就见底了。

这时候你就得纠结了:是去找个充电桩慢慢充呢,还是直接烧油?

选择充电吧,它的充电速度往往还比不上纯电车快;选择烧油吧,心里又会觉得不划算,感觉自己买了个“假”新能源车。

这种左右为难的体验,是很多增程车主在实际使用中会遇到的真实情况。

总而言之,买车是个大事,最关键的还是要从自己的实际需求出发,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被焦虑所绑架。

对于绝大多数在城市里生活、以上下班代步和周末出行为主的普通人来说,纯电动车在经济性、环保性和驾驶感受上,都已经展现出了巨大的优势,并且我们国家强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迅速抹平它最后的短板。

汽车产业的电气化和智能化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至于最终是选择纯电、混动还是燃油车,这终究是个人的自由,但我们做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基于事实和自己的真实生活,而不是想象出来的担忧。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