驭势腾飞,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来源:宿迁网

数据显示今年前8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105.1万辆和211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7%和12.6%,产销量首次双超2000万辆。这组亮眼数据,不仅是“中国制造”抗风险、强韧性的生动注脚,更勾勒出国民经济稳中求进的清晰轮廓。而这条奔腾向前的汽车“钢铁洪流”,正以创新为核心引擎、以市场为竞争赛道,在加速驶向全球的过程中,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实现质的跃升。

汽车消费亮眼,为经济恢复注入强劲动力。今年以来,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消费市场整体呈现良好恢复态势。上半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达到22409亿元,同比增长6.8%,显示出我国汽车市场巨大的活力与潜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以促进汽车消费为抓手,对提振消费需求、加快经济恢复具有很好的带动作用。一方面,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汽车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高、增长空间大、带动效应强,是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关键领域;另一方面,汽车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既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更能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为经济稳定运行注入强劲动力。

新能源与智能化“双轮驱动”重塑产业格局。当前,全球汽车加速电动化转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了加速发展的新阶段。从“制造工厂”到“产业生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正深刻重塑中国产业版图,推动传统产业加速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也在重新塑造区域经济格局。例如,长三角地区搭建汽车产业链要素对接平台,全面推动电动化、智能化转型;成渝地区借力陆海新通道优势,打造西部枢纽,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高效的物流保障。如今,这条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赛道”,不仅成为我国制造业升级的重要引擎,更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构筑起独特优势,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政策支持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党和政府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相关资源优化配置。从出台税收减免政策到减轻有关企业负担,从运用以旧换新补贴到举办2025年“千县万镇”新能源汽车消费季活动……从中央到地方再到车企,“政策红包雨”不断注入市场,在各地掀起了新一轮汽车促消费的热潮。随着“双碳”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以及产业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我国车企要进一步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推动新能源汽车与数字信息、智能交通等领域深度融合,让新能源汽车更聪明、更安全、更可靠。

中国汽车产业交出的耀眼成绩单,从来不止于数字层面的跨越式突破,更是发展模式从“跟跑”到“领跑”的深刻升华。站上新起点,期待中国汽车以更稳健的姿态驶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道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