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

最近这段时间,只要一聊到汽车,话题十有八九会绕到电动车和燃油车到底谁能笑到最后。

电视上、网络上,车企老板们的发言一个比一个劲爆。

这边,新加入赛道的小米创始人雷军说,他家的电动车开起来感觉比一些顶级跑车还要过瘾;那边,华为和比亚迪的负责人也频频发声,核心意思就是电动车用起来省钱又智能,燃油车的时代快要结束了。

这番热闹景象,让很多正准备买车的人心里犯了嘀咕,感觉不买辆电动车,自己就好像被时代抛弃了。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有驾

但是,你再听听另一边的声音,那些造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汽车的传统厂家,想法就不太一样了。

比如长城汽车的魏建军董事长,他就比较实在,他认为现在造电动车的门槛确实不高,好像谁都能进来分一杯羹,但这背后,车辆的整体品质和可靠性其实是需要打个问好。

听完这些截然不同又似乎都很有道理的话,普通消费者难免会感到困惑。

这车市的风,到底在往哪边吹?

咱们的钱,到底应该投给谁的未来?

我们先来看看新势力车企的底气从何而来。

他们主打的几张牌,确实非常吸引人。

首先就是驾驶感受和性能。

电动车由于工作原理和燃油车完全不同,它的动力是瞬间就能爆发出来的,所以你轻踩一下“电门”,车子就能立刻给你很强的推背感,加速非常快。

这一点,传统的燃油发动机需要一个反应和转速攀升的过程,天生就比不了。

所以当有人说电动车开起来爽,尤其是在城市里红绿灯起步、超车并线的时候,这确实是真实体验。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有驾

其次是使用成本,这也是很多人动心的关键点。

比亚迪的王传福算过一笔账,说十万块的电动车,综合使用成本可能比六万块的燃油车还要低。

这笔账不难理解,电费比油费便宜太多了,尤其是在家里能安装充电桩的情况下,晚上利用低谷电价充电,一度电几毛钱,算下来一公里的成本可能就一毛钱不到。

而燃油车现在一升油八九块,一公里怎么也得五六毛钱。

日积月累,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再加上电动车结构相对简单,没有发动机、变速箱,就不需要定期换机油、火花塞这些,保养费用也能省下一些。

对于日常通勤为主的家庭来说,这个经济账确实很有诱惑力。

最后,也是新势力最引以为傲的,就是智能化体验。

你坐进一辆新款的电动车,迎面而来的就是一块甚至几块超大的屏幕,语音助手可以帮你控制空调、导航、放音乐,高级一点的还有辅助驾驶功能,能在高速上帮你保持车道、自动跟车,大大减轻驾驶疲劳。

这种感觉就像是把一个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装上了四个轮子,科技感十足。

相比之下,很多同价位的传统燃油车,车机系统可能还反应迟钝,功能也比较单一。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有驾

这是因为新势力大多有互联网背景,他们更懂得如何打造用户喜欢的软件生态和交互体验。

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

那些经验丰富的传统车企,面对新势力的冲击,也并非毫无还手之力。

他们强调的“造车底蕴”,绝不是一句空话。

造一辆车,远不止是把电池、电机、屏幕这些零件组装起来那么简单。

比如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底盘,同样是常见的悬挂结构,为什么有的车开起来感觉很扎实、有韧性,过弯时能给人很强的信心,而有的车就感觉轻飘飘的,路面一不平就晃得厉害?

这背后是无数工程师长年累月的调校和测试,是海量数据积累下来的功力,这不是靠买几个好零件就能速成的。

再比如车辆的安全性和耐用性。

车身用什么材料,结构怎么设计才能在发生碰撞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车内人员,电池包如何布置才能避免在极端情况下被挤压、穿刺,这些都是人命关天的大事。

传统车企在这方面往往有着一套非常严苛的标准和流程,经过了数十年、上亿辆车的市场检验,这种对安全的敬畏和经验积累,是新品牌在短时间内难以企及的。

我们看到一些关于电动车自燃、碰撞后车门无法打开的报道,虽然是少数个例,但也提醒我们,造车的核心,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有驾

而且,传统车企也在积极转型,并不是抱着燃油车不放。

他们推出的混合动力车型,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

比如丰田的混动系统,已经发展了很多代,技术非常成熟,一箱油能跑上千公里,市区里堵车时油耗极低,又完全没有充电的烦恼。

我们国内的长城、吉利、奇瑞等品牌,也都在混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像长城的坦克系列越野车,搭载了混动系统后,既保证了强大的越野能力,又兼顾了城市行驶的燃油经济性,销量非常好。

这说明,市场需要的不只是纯粹的电动车,这种结合了油和电各自优点的混动车,在现阶段更符合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用车需求。

那么,回到我们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到底该怎么选?

其实,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适合你的车。

选择的关键,在于清晰地认识自己的实际需求。

你可以问自己几个问题:我主要是在城市里开,还是经常要跑长途、回老家?

我住的小区或者工作单位,安装充电桩方便吗?

我对车辆几年后的二手车价格在不在意?

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新车企吵,老车企强-有驾

如果你的生活半径主要在城市,每天上下班路程不长,并且有便利的充电条件,那么一辆纯电动车无疑能给你带来非常好的体验,它安静、提速快、使用成本低,还能享受一些城市不限行的政策便利。

但如果你住在充电设施不普及的地区,或者工作性质需要你频繁出差、长途奔波,那现阶段的纯电动车可能会给你带来“里程焦虑”。

尤其是在寒冷的北方冬季,电池续航能力会打折扣,节假日高速服务区充电桩排长队的景象,也确实劝退了不少人。

在这种情况下,一辆高效的燃油车,或者一辆没有里程焦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可能是更稳妥、更安心的选择。

另外,保值率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这个规律在电动车上也同样适用。

电池技术、智能驾驶系统每年都在进步,这导致前几年的电动车在二手市场上价格掉得比较快。

而一些口碑好的燃유车,因为技术成熟稳定,市场保有量大,往往在开了几年后还能卖一个不错的价钱。

这对于购车预算有限,或者有计划在几年后换车的消费者来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总而言之,当前汽车市场的这场“油电之争”,并不是一场简单的谁取代谁的零和游戏,而更像是一场百花齐放的变革。

电动车代表着未来的方向和全新的智能体验,它的发展速度和潜力毋庸置疑,尤其是我国自主品牌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

但同时,燃油车和混合动力技术也在不断进化,它们在可靠性、便利性和适应性上的优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被完全替代。

作为消费者,我们能做的,就是拨开各种宣传的迷雾,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想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追求极致的科技感和低成本,还是看重随时出发的便利和久经考验的可靠性。

想明白了这一点,无论最终选择哪种类型的车,才不会轻易被别人的节奏带着走,买到一辆让自己后悔的座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