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车被内饰毁光:智己LS6性能爆表因方向盘劝退多少人?

一辆好车,到底能被自己的内饰“劝退”到什么地步?

讲真,当全新智己LS6的内饰图第一次刷到我眼前时,我足足愣了三秒。脑子里嗡的一声,就俩字:完了。这感觉,就像你满心欢喜去相亲,对方条件拉满,名校毕业,事业有成,结果一见面,穿着十年前的T恤,发型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开口第一句就是“我妈说……”。那种瞬间的失落和错愕,简直一模一样。我敢打赌,那一瞬间,屏幕前肯定不止我一个人在心里默默地把付款按钮给挪到了回收站。

好车被内饰毁光:智己LS6性能爆表因方向盘劝退多少人?-有驾

第一眼看过去,那是什么?一个几乎横跨整个中控台的巨幅长连屏,直愣愣地杵在那儿,平直得像块砧板。紧接着,视线下移,那个传说中充满未来感的半幅方向盘,看起来就像是被谁从中间砍了一刀,剩了个孤零零的下半截。这组合拳打下来,真的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每天早上挤的公交车,尤其是司机师傅那个硕大的仪表台。有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恭喜智己,成功实现了把一台4秒破百的性能猛兽,塞进了一个大巴车驾驶室的壮举。” 这话虽然毒,但你又没法反驳。那屏幕大得让你感觉自己不是在开车,而是在监控整条马路的交通状况;那方向盘,倒车入库时你是不是得在心里默念一句“师傅,麻烦转下弯”?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车,骨子里是真的好啊!你把它开起来,底盘那种厚重扎实的质感,过坎时“砰砰”两声沉闷的回馈,简直就是德系豪华车的亲传弟子。上汽砸进去的资源,那些什么全铝底盘、高端悬挂配置,可不是闹着玩的。可以说,在你看不到的地方,智己LS6的用料和调校,绝对是同价位里的“六边形战士”,几乎没短板。就连那个被吐槽的内饰,你上手去摸,那些皮质、那些缝线、那些金属件的触感,都透着一股“我不便宜”的劲儿。这种强烈的反差感,才是最让人抓狂的。就像一个武林高手,内功已经练到化境,结果出门打架,偏偏选了一套最别扭的招式,一拳打出去,自己先崴了脚。

智己难道真的不知道这套内饰不讨喜吗?从第一款车L7开始,这套“长连屏+半幅方向盘”的组合就一直伴随着争议。隔壁的特斯拉,当初力推Yoke方向盘,结果呢?在新款Model 3上悄悄地换回了圆形方向盘,算是向市场和用户习惯低了头。可智己呢?仿佛带着一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执拗,在这条路上越走越坚定。这究竟是创新路上的必要阵痛,还是一种脱离群众的设计师傲慢?

好车被内饰毁光:智己LS6性能爆表因方向盘劝退多少人?-有驾
好车被内饰毁光:智己LS6性能爆表因方向盘劝退多少人?-有驾
好车被内饰毁光:智己LS6性能爆表因方向盘劝退多少人?-有驾

在现在这个新能源市场,竞争已经不是“激烈”两个字能形容的了,简直就是血淋淋的“贴身肉搏”。大家都在拼什么?拼续航、拼智能驾驶,但归根结底,也在拼一种“情绪价值”。一辆车,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早就不再是纯粹的代步工具。它是你的第二个家,是你个性的延伸,是你品味的展示。而内饰,就是这个“家”的装修风格。你每天花最多时间面对的,就是这个空间。如果一坐进去就觉得别扭、压抑,那它就算能飞,你开着也憋屈。消费者买车,很多时候买的就是一个“喜欢”、一个“顺眼”。这个“情绪价值”一旦没给到位,你所有的技术参数、所有的硬核用料,都可能变成一纸空文,因为人家连了解你的兴趣都没有了。

智己LS6的产品力,真的让人觉得可惜。它就像一个偏科严重的好学生,理科次次满分,但语文作文永远跑题。它把大量的成本和精力,投入到了提升车辆的动态性能和硬件规格这些“里子”上,这本身值得尊敬。可它偏偏忽略了,在当今这个社交媒体驱动的消费时代,“面子”往往是敲开消费者心门的第一块砖。一张好看的内饰图,可能比十页的性能参数更能激发一个人的购买欲。知乎上有个高赞回答说得好:“汽车工程师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和消费者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可能从来就不是一回事。”工程师痴迷于底盘的毫厘之差,而消费者可能只是因为一个精致的杯架、一个手感绝佳的旋钮而心动。

这套“大巴车”内饰,我相信它确确实实地挡住了太多本该属于它的潜在客户。那些原本被它强大性能吸引,准备深入了解的人,很可能在看到内饰照片的那一刻就默默地关掉了网页。这道由设计筑起的高墙,厚得让人绝望。智己LS6本可以成为市场里的一匹黑马,凭借其出色的机械素质大杀四方,但现在,它却可能因为一个方向盘和一块屏幕,不得不先花大量精力去说服消费者:“我虽然长得丑,但我很温柔。”

所以,问题来了。当一辆车的硬实力已经做到了顶级,却因为一个极具争议的设计而面临市场的冷遇,这到底是消费者的“以貌取人”太肤浅,还是品牌方对自我审美的坚持,已经变成了一种听不进意见的傲慢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