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老百姓的聊天话题里,除了日常的柴米油盐,汽车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热门。
特别是国产车,这几年的进步真是有目共睹。
但今天咱们要聊的,可不只是国内这点事儿,而是要把眼光放到全世界,看看咱们的国产品牌在海外是怎么“打天下”的。
这其中,比亚迪最近搞出的大动静,可以说是平地一声雷,让所有人都惊了一下。
今年7月份,比亚迪一个月就在国外卖了8.1万辆车,这个数字一出来,整个汽车圈都炸开了锅。
很多人都在问,这到底是个什么水平?
一直以来,咱们都觉得奇瑞是国产车出海的“老大哥”,它的冠军宝座坐得稳稳当当,可现在比亚e迪这么一冲,奇瑞的“王座”还能坐得稳吗?
咱们先来仔仔细细地看看这些数字,因为数字最能说明问题。
单月8.1万辆的海外销量,同比增长了整整160%,这个增速可以说是非常惊人了。
更直观地说,现在比亚迪在国内和国外总共卖出去5辆车,其中就有1辆是卖给了外国人。
这说明海外市场已经不再是比亚迪的点缀,而是成为了它一个非常重要的增长点。
如果把时间再往前推,看看今年1月到7月这七个月,比亚迪总共出口了55.3万辆车,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它去年一整年的出口总量。
回想去年,比亚迪在出口榜上还排在第四位,出口量还不到奇瑞的三分之一,那时候大家觉得它追赶起来还需要很长时间。
可谁能想到,就过了半年多,比亚迪就像换了个选手,一口气超过了老牌劲旅长安和上汽,跟第一名奇瑞的差距,也从去年的遥不可及,缩小到了只差11.4万辆。
这个追赶速度,已经不能用“快”来形容了,简直就是贴着身子在后面紧追不舍,随时都可能完成超越。
那么,问题来了,比亚迪到底做了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能量,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实现海外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呢?
这背后可不是简简单单的运气,而是一整套精心策划、环环相扣的周密布局。
首先,最重要的一招,就是把工厂直接建到海外去,在别人的地盘上生产和销售。
这么做的好处太多了,不仅能省下一大笔从中国运过去的运费和关税,让车价变得更有竞争力,还能更贴近当地市场,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比如在东南亚的泰国,比亚迪建的工厂一年能生产15万辆车,这让它在当地的市场份额一下子冲到了41%,大街小巷都能看到比亚迪的车。
接着,它又准备在柬埔寨建厂,专门生产价格更亲民的车型,把整个东南亚市场都牢牢抓在手里。
在遥远的南美洲巴西,比亚迪的工厂规模更大,一年能产30万辆,这让它有底气把车价直接降低30%。
价格下来了,销量自然就上去了,像它推出的那款叫“SHARK”的混动皮卡,在当地非常受欢迎,一上市就把日本三菱这些老牌子的同类车型给比了下去,成了销售冠军。
而在欧洲这个汽车工业的大本营,比亚迪选择在匈牙利建厂,这一步棋走得尤其高明。
因为在欧盟内部生产,就可以避开欧盟对进口车征收的高额关税,光这一项就能省下不少成本。
而且,欧洲消费者订车后,最多15天就能提到车,比那些需要从中国海运几个月的品牌快太多了,体验感完全不一样。
当然,光有工厂还不行,产品本身得有足够强的实力。
比亚迪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出了名的“舍得花钱”。
据说,它一年在研发上花的钱,比我们熟知的特斯拉、蔚来、小鹏三家加起来还要多。
这么多的钱和超过12万名的工程师投入进去,换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技术优势。
比如,在国内卖七万块钱的“海鸥”小车,都给配上了高级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在同价位的车里是根本不敢想的。
还有它那个充电技术,号称充电一秒钟就能多跑一公里,大大缓解了人们对电动车续航和充电的焦虑。
这些先进又实用的技术,让比亚迪的汽车在全球市场上都显得与众不同,很有吸引力。
除了建工厂和搞技术,比亚迪还干了一件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事:自己造船。
我们都知道,汽车出口需要用一种非常大的滚装船来运输,全球的运力一直很紧张,租船又贵又得排队。
比亚迪干脆自己成立船队,自己造船运自己的车。
今年之内,它自家的8艘巨型汽车滚装船就能全部投入使用,到时候一个月就能运出去十万辆车。
这样一来,它就彻底摆脱了在运输环节被人“卡脖子”的风险,从生产到交付,整个链条都掌握在自己手里。
不过,话说回来,比亚迪的海外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未来的挑战依然不小。
最明显的就是一些西方国家设置的贸易壁垒。
比如美国就宣布要对中国电动车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这基本上就等于把大门给关上了。
欧盟那边也在酝酿类似的政策。
所以,比亚迪目前也很聪明地暂时避开了北美这个最难啃的市场,主攻欧洲、东南亚和南美。
同时,国外的竞争对手们也开始警惕起来了。
特斯拉据说要推出更便宜的车型来抢占东南亚市场,这正好是比亚迪的重点区域。
而像丰田这样的传统汽车巨头,在南美等地也开始降价促销,拼命保住自己的地盘。
这些都意味着,比亚迪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每一块市场都是硬仗。
再加上比亚迪自身的发展速度太快,有时候也会面临产能跟不上的问题,比如原计划在土耳其建的工厂就推迟了,这都会给它的全球扩张带来一定的压力。
总的来看,比亚迪在海外市场的迅猛崛起,确实给奇瑞这个多年的出口冠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从现在的势头看,今年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的宝座到底会花落谁家,还真不好说。
但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这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都是一件值得高兴和自豪的事情。
因为它标志着我们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真真正正地具备了在全球舞台上和国际巨头掰手腕的实力。
这不再是单纯地卖几辆车出去,而是我们中国的技术、中国的品牌正在被全世界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接受。
这场比亚迪和奇瑞之间的“龙头之争”,其实也是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集体向上突破的一个缩影,未来的竞争一定会更加激烈,也更加精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