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手机“叮”一声,何小鹏的微博推送又来了。
标题还是一如既往的“鹏”派风格:G7车主们,新的OTA升级包,给你们安排上了!
我眼皮都没抬,手指一划就想忽略掉。
嗨,多大点事儿,现在这年头,车子跟手机似的,三天一小更,五天一大更,更新包比我妈的唠叨还准时,早就没啥新鲜感了。
可手指划到一半,我停住了。
脑子里“嗡”一下,闪回到了上个礼拜,就在那个左转道上,我差点就跟前面那辆网约车的屁股来个亲密接触。
我发誓,那哥们儿的刹车灯跟我的瞳孔是同步放大的。
我这边所谓的“智能辅助驾驶”,反应跟个树懒似的,等它反应过来,咣一脚给我跺死在原地,那安全带勒得我啊,感觉五脏六腑都移了位。
当时我坐在车里,半天没缓过劲儿,心里就一句MMP:就这?
这就是你们吹上天的“未来”?
这不就是个关键时刻只知道一脚刹车的铁憨憨吗!
带着这股子怨气,我回到地库,瞅着车机屏幕上那个倔强的小红点,嗤笑一声,还是点了“升级”。
还能咋地,日子还得过,车还得开。
就当是给手机清内存,图个心理安慰。
下载安装一气呵成,快得让我觉得有点敷衍。
我开着车,故意又绕到了那个让我“梦碎”的左转道。
我就是不信邪,我倒要看看,这几百兆的更新,到底能给这铁憨憨注入什么“灵魂”。
同样的路况,甚至更糟,旁边还多了个玩“鬼探头”的外卖小哥。
我右手都摸到方向盘上了,脚尖也在刹车上点着,随时准备上演“手动接管”。
前面,又是一台网约车,刹车灯一亮……我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结果,预想中的“撞墙感”压根就没来。
我的车,不,应该说是“它”,只是极其轻微地、几乎让我察觉不到地卸了一点“力”,速度就那么不急不缓地降了下来,跟前车的距离,保持得那叫一个地道,仿佛是一条无形的橡皮筋,松弛有度。
我当时就懵了,这感觉太诡异了。
它不是在执行命令,它是在“开车”。
它好像知道前面那哥们儿只是点一脚刹车,而不是要急停;它好像也瞟见了旁边那个外卖小哥,提前留了点神。
这骚操作,比我驾校教练还稳。
这时候我才琢磨过味儿来,何小鹏他们这帮工程师,背地里没少下功夫啊。
我们每一次在路上的惊魂一刻,每一次紧急接管,可能都成了他们后台数据库里一行滚烫的代码。
我们这些车主,哪是上帝啊,分明就是给AI当陪练的“工具人”。
用我们每天的真实路况,喂养出一个越来越精明的“AI司机”。
你瞅瞅现在这新能源车市,哪是卖车,简直就是F1赛场。
特斯拉仗着先发优势,跑在最前面;华为系的问界,靠着技术优势,一个劲儿地在后面猛追;小鹏呢,就死磕“智能驾驶”这个弯道,想靠体验超车。
每一次OTA,都是一次进站,比的就是谁的算法优化得快,谁的软件迭代得狠。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了,这是赌上身家的“技术战争”。
小鹏G7 OTA升级这事儿,本质上就是小鹏车队又换了一次软件调校,想在城市NGP这个最难的赛段,甩开对手。
当然,肯定有人不吃这套。
觉得花里胡哨,还不如便宜两万块钱来得实在。
以前我也这么想,觉得自动泊车、智能领航这些功能,噱头大于实用。
可这次升级后,我去商场地库,一个窄得连我都怵的侧方车位,它“嗖”一下就自己停进去了,不多不少,刚刚好。
那一刻,你不得不承认,这玩意儿,在某些时候,是真香。
它不再是一个冰冷的机器,而是一个越来越懂你的伙伴。
它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能搭把手。
这种感觉,挺奇妙的。
它不是在取代你,而是在“补强”你。
所以啊,这次何小鹏没画饼。
这帮人,可能真就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让这台车,偷偷地“进化”了。
手里有G7方向盘的兄弟们,别犹豫了,升吧。
去感受一下,看看你们家的车,是不是也突然“开了窍”。
只是,当它越来越像我们的时候,我偶尔也会瞎琢磨,以后,我们到底是开车呢,还是只是坐在车里的一个“监工”?
算了,不想了,至少现在,方向盘还在我手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