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打造你的爱车座椅?全球巨头与国产黑马

当你坐进驾驶舱,是否好奇身下那张“移动沙发”背后藏着怎样的产业?

全球汽车座椅行业由少数巨头主导,它们凭借百年技术积淀和庞大产能,默默定义着我们的驾乘体验。

北美企业以规模称霸,李尔(Lear) 作为1917年诞生的行业元老,座椅年收入约1110亿人民币(2024年),中国每7辆新车就有1辆用其座椅,从比亚迪到宝马都是它的客户。而拆分自江森自控的安道拓(Adient) 更在中国拿下45%市场份额,相当于半壁江山,蔚来、广汽的座椅背后常有它的技术。

欧洲企业靠精密制造突围,加拿大麦格纳(Magna) 以326亿元座椅年收入成为“汽车界富士康”,从奔驰座椅到整车代工无所不包。法国佛吉亚(Faurecia) 则用环保材料破局,405亿元的座椅业务中27%来自亚洲,为长城、比亚迪提供“会呼吸”的植物基座椅。

日系企业专注精细化,丰田纺织作为丰田嫡系,73%收入来自座椅,其中国工厂年产百万套座椅,连宝马都采购它的高端面料。

本土企业延锋国际在脱离安道拓独资化后,年营收飙至292亿元,为奇瑞、长安研发的座椅比外资便宜15%,却具备同等碰撞防护。天成自控从工程机械座椅起家,现攻入上汽乘用车供应链,用航空座椅技术打造“零重力”汽车座椅,让10万元级电动车也有豪华体验。

最亮眼的是继峰股份,2019年蛇吞象收购德国格拉默后,将头枕做到全球第一,特斯拉Model Y的头枕便由其设计,还能通过震动提醒驾驶员疲劳状态。

当你在高速公路上启动座椅按摩功能,或是新能源汽车根据体重自动调节坐垫支撑时,正是这些企业在背后默默支撑着你的舒适旅程。从钢铁骨架到智能终端,座椅战争的胜负手,早已不止于一块海绵的柔软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