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

新国标落地,电动车变“新颜”了,问题来了:几项看似安全的“升级”,竟然把人当成了机器人。

亮点先不夸,先把两个最让人抓狂的点摆在眼前——超速就断电、座位只准一个人坐。

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有驾

听完,很多人直呼划不来:这车,还怎么买?

先说好处,别以为笔者全盘否定。

新标准把2019年版本替换掉,允许取消脚蹬、放宽整车重量、提高续航半径,刹车性能要到位,还强制电机具备防侧滑TCS和更好阻燃材料,后视镜被允许,超速提示音也调了,少了几处鸡肋配置,车更实用了。

这些改动,骑行体验确实有提升,很多车主点赞。

问题来了。

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有驾

第一条坑,是电机“超速断电”。

新规定要求电机实时监测速度,超过25公里/小时就立刻切断电源,只能滑行。

场景画面自己脑补:上班早高峰,某小区出门口要并线超车,正踩油门猛提速,到了25,电突然“嗖”一声没了动力,车速急降,后面大货车还在跟着。

另一种情况,爬坡时速接近25,电机断电那一刻,踏板没劲,腾不出力,骑手只能靠惯性往上挪,危险感直线上升。

有用户在论坛留言:“刚过25,电就没了,我连脚都站不稳。”这不是危言耸听,现实里任何动力中断都可能把骑行者推到危险边缘。

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有驾

限速初衷无可厚非,关键是执行方式太绝对,缺乏过渡、缺乏情境识别,把简单的限速变成了新的安全隐患。

第二条坑,是后座几乎成了奢侈品。

市面上不少新款已经只给骑手留了35厘米鞍座,像立马阿尔法、五羊本田U-Be、以及新日路行X6这些型号,主打“轻量、低价”,座位只够一个成年人。

厂家动机好理解:少一个后座,少几百克,满足新标重量限制还能把价格做得更亲民。

问题是生活不是单人秀。

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有驾

家有小孩要接放学,邻居要顺带买菜搬个箱子,或者偶尔载人,统统不方便。

有人说可以装后货架,现实是很多车架子并未预留,或者装了又影响美观和通过年审。

把两条放在一起看,感觉像把安全规则当作万能药,结果配方用错了。

限速需要智慧,不能只靠“断电一刀切”;载人问题也不是非黑即白,市场和家庭需求需要留有弹性。

现实里,很多国家采用的是速度限制加强制报警和更高标准的整车强度、刹车与照明,而非简单切断动力。

新新国标2大“反人类”设计:超速断电、没有后座,你还会买吗?-有驾

改法并不复杂。

电机软件可以做二次优化:设定缓减功率而非瞬断,给出提示并允许短时超速保持(遇到超车、爬坡时),或配合刹车状态与方向灯判断是否应断电。

座位设计应区分城市通勤和家庭版,厂商可推两个版本,满足不同用户。

监管上,标准可以把强制“断电”改为“过速提示+限功率”,配合更严格的改装查验,既能防篡改又不把骑手置于被动。

最后一句话,抛给每个看到这篇的人:当新规遇到现实日常,究竟是护犊子,还是画蛇添足?

你会为这种“被动安全”买单,还是宁愿等出改良版再下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