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味”这三个字,如今在汽车圈里,总能挑动不少人的神经。
刚提了全新一代速腾L的北京车主老周,就因为朋友一句“这车德味儿淡了”,心里咯噔一下。
作为一名开了6年老款速腾的资深用户,他心里也犯嘀咕。
于是,他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从早高峰的市区拥堵,到晚高峰的穿梭,再到周末的高速驰骋和山路蜿蜒,把这辆新车从里到外,“盘”了个遍。
最终,他给出的答案,掷地有声:“骨子里的德系基因,一分没少,只是披上了件更懂时代的智能外衣。”
这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也正是笔者想要深入探讨的核心。
速腾,自2006年引入国内,凭借其扎实的底盘、严谨的做工和稳定的动力,在中国市场收获了超过430万用户的青睐。
这“德系品味”,早已深深烙印在消费者心中。
如今,换上了1.5T Evo2新发动机,并集成8155芯片的新一代车型,到底是在“妥协”迎合市场,还是在“进化”引领潮流?
今天,笔者就以实测数据和细节剖析,带您一同探寻这辆车“变”与“不变”的真实面貌。
一、机械灵魂从未缺席:动力与底盘,依旧是“高速之王”的底气所在
有人说,德系车的灵魂在于其卓越的机械素质。
这话一点不假,这也是速腾能稳坐A+级市场头把交椅的根本。
笔者经过多方实测,发现全新速腾L在继承经典优势的同时,还在关键领域进行了精准升级,其驾驶体验,远超预期。
(一)1.5T Evo2发动机:动力响应如虎添翼,油耗表现更添善意
您还记得老款1.4T发动机那略显迟滞的“肉感”吗?
许多车主对此颇有微词。
全新1.5T Evo2发动机,则彻底解决了这一痛点。
这套与奥迪同源的动力系统,拥有160马力的最大功率和250N·m的峰值扭矩。
更令人惊喜的是,它引入了VTG可变截面涡轮技术。
这意味着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发动机在1500rpm的低转速区间,就能爆发出80%的扭矩输出,比老款涡轮介入足足提前了300转!
在日常市区通勤中,您会发现低速跟车时,油门响应变得异常灵敏,几乎感受不到任何迟滞。
绿灯亮起,起步加速轻快有力,轻松超越同级别的轩逸车型。
即便是到了高速公路,80-120km/h的速度区间内进行超车,也仅需5.36秒便能完成。
深踩油门,变速箱的降挡动作干净利落,推背感也比老款更加绵长持久。
更令人欣喜的是,在动力提升的同时,油耗表现却愈发优秀。
WLTC综合油耗低至5.49L/100km。
据车主老周反馈,即使在市区拥堵路况下,油耗也仅徘徊在7.2L左右。
更棒的是,它还能加注92号汽油,这无疑为车主节省了一笔可观的用车成本,算下来,一年能省下两箱油的开销,这笔账,算得精明!
(二)底盘调校:稳若磐石,滤震更懂中国路况的“柔情”
“过弯不侧倾,高速稳如山”,这几个字,早已是老速腾的标签。
全新车型,不仅延续了这份沉稳,更在细节处进行了升华。
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依旧是经典的配置。
然而,前轮距的30mm增加,以及横向稳定杆刚度的25%提升,使得车辆在连续弯道中的侧倾被极大抑制,车身姿态显得更加矫健、游刃有余。
笔者认为,中德联合调校的底盘,深谙中国家庭用户的用车需求。
当车辆碾过路面上的减速带时,减振阻尼的过滤动作干脆利落,几乎没有不必要的多余弹跳。
车内后排的老人也频频点头称赞:“比老款舒服太多了!”
在高速巡航时,120km/h的速度下,方向盘指向精准,几乎感受不到虚位。
风噪和胎噪的隔绝,也比同级别的轩逸车型更为出色,成功营造出德系车特有的那种厚重、宁静的驾乘氛围。
此外,底盘的平整度也堪称优秀,全包裹的底盘护板和树脂油箱的细节处理,都体现出德系车在工艺上的严谨与考究。
二、质感升降之间:细节之处,藏着“取舍之道”
德系车的品味,并不仅仅体现在驾驶的畅快淋漓,更在于那些不容忽视的精湛工艺和细节处理。
全新速腾L在这方面,呈现出一种“冰火两重天”的态势:升级之处令人眼前一亮,但某些减配也确实需要我们警惕。
(一)看得见的进化:空间与智能的“双重奏”
空间,一直是速腾L的拿手好戏,更是其核心卖点。
全新车型,在保持2731mm轴距的同时,通过精妙的车身结构优化,实现了84.5%的惊人得房率。
1849mm的纵向乘坐空间,足以媲美一些B级车型。
就拿车主老周180cm的身高来说,坐在后排,膝盖离前排座椅仍有两拳的充裕距离。
后排地板中央的隆起,虽然未能完全消失,但相比老款已降低了2cm,这对于后排中间乘客来说,无疑是个福音,极大地提升了乘坐的舒适性。
智能配置的革新,更是带来了颠覆性的体验。
搭载高通8155芯片的15英寸2K悬浮大屏,其操作流畅度,与老款车型那“卡顿”的体验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您可以通过语音指令,轻松实现“打开空调23度”、“导航到颐和园”等操作,响应速度在2秒之内。
更值得一提的是,它还能识别四川话、粤语等方言,这大大增加了用户与车辆的互动性。
在高速公路上,IQ.Pilot辅助驾驶系统能够精准跟车、平稳过弯,甚至能提前预判加塞车辆,有效减轻驾驶者的疲劳感,让长途驾驶变得轻松惬意。
这般智能化的体验,是老款速腾所无法比拟的。
(二)躲不开的“减负”:实用配置的“悄然缩水”
然而,细节之处的“减法”,也让一些老车主感到些许失落。
以甄选版车型为例,取消了中网的镀铬亮条、车窗饰条以及后视镜的迎宾灯,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车辆的精致感。
全系标配的补胎液,代替了传统的备胎,虽然有效降低了车身重量,但对于长途自驾的爱好者来说,总归少了一份踏实感。
在内饰方面,部分区域仍能感受到塑料的质感。
中控台下方的储物格,未做植绒处理,放置手机时,偶尔会发出轻微的异响。
在低速跟车时,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偶尔还会出现细微的顿挫感,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并未得到彻底根治。
不过,在车身安全用料方面,大众依旧保持了严谨的态度。
高强度钢的使用率超过80%,热成型钢的比例更是高达28%。
关门时那浑厚而扎实的“嘭”声,依旧是德系车独有的标志。
10年防锈质保的承诺,也延续了大众一贯的可靠性。
三、“德味”的蜕变:答案,藏在“需求匹配”的智慧里
关于“德系味是否流失”的争议,其核心并非在于“丢”与不丢,而在于“新的德味”是否更能契合当下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笔者通过实测发现,全新速腾L的每一次变化,都恰好精准地击中了家庭用户的核心关切点。
对于追求驾驶质感的用户而言,它的德系精髓一脉相承。
高速行驶时的稳定感、底盘的支撑力度、动力的及时响应,依旧是同级别燃油车的佼佼者,这正是它被誉为“高速之王”的底气所在。
而对于家庭用户而言,空间上的优化、智能科技的加持以及燃油经济性的提升,则让德系车从过去的“驾驶者之车”,成功蜕变为“全家人的出行伙伴”。
这种转变,笔者认为并非简单的妥协,而是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积极回应。
将其与市面上的竞品进行对比,其优势便更加凸显。
相比轩逸1.6L车型,其动力表现更为充沛;对比思域,全新速腾L的底盘滤震舒适性更胜一筹;而后悬架采用的多连杆结构,更是远超卡罗拉的扭力梁配置。
可以说,它在“驾驶乐趣”与“家用实用性”之间,找到了一条比老款车型更优的平衡之道。
四、购车指南:这三款配置,值得您细细品味
300TSI精英型:性价比的“优等生”
89万元的指导价,就已经配备了1.5T发动机、8155车机系统、倒车影像和皮质座椅。
相比时尚型,仅需增加一万元的预算,却能省去后期加装的诸多麻烦,是笔者认为大多数家庭用户的明智之选。
甄选版超越型:切莫被“隐形减配”迷惑
尽管价格相近,但据笔者了解,部分批次的车型,悄然取消了座椅打孔、水杯架盖板等实用性配置。
因此,在提车时,务必仔细核对配置清单,避免不必要的“隐形消费”。
北方用户选装包:冬季出行的“暖心盾”
额外选装加热座椅和方向盘(约2000元),再配合隐藏式门把手(可释放200N破冰力),能够让冬季的用车体验大幅提升。
这,正是德系品牌在人性化设计上的独特考量,值得北方用户重点关注。
结语:德系品味,以新姿态绽放
全新速腾L的德系灵魂,并未消散,而是以一种更具智慧、更贴近时代的方式,重新诠释着“德味”的含义。
它坚守着底盘、动力等核心骨架,同时用空间的精进和智能化的升级,积极回应了当下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
它就像一位阅历丰富的绅士,既拥有深厚的底蕴,又懂得体贴身边的家人。
对于老车主而言,它依然是那个值得信赖、开着稳当的速腾;而对于新晋车主,它则增添了科技感与实用性的双重魅力。
下次再有人问起“德味还在吗”,笔者建议您不妨像老周一样,轻轻反问:“您追求的是十年前的固执,还是当下最需要的周全?”
您认为全新速腾L的变化,是进步的体现,还是某种程度上的妥协?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笔者在此,随时为您答疑解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