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宗申车辆有限公司在2025年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两款名为“问界Q1”和“智界S300”的电动三轮车,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和质疑。由于“问界”和“智界”均为华为旗下热门汽车品牌,宗申此举被指涉嫌“碰瓷”和“蹭热度”。7月10日,宗申方面发布致歉声明,承认命名欠妥,并表示将立即整改相关产品命名,下架并停止传播所有相关争议内容。
事件回顾:
7月8日,宗申车辆有限公司举办新品发布会,展示了128款新品及核心配件。其中,“问界Q1”和“智界S300”两款电动三轮车的命名迅速引发网友关注。由于“问界”和“智界”分别由华为与赛力斯、华为与奇瑞联合打造,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辨识度,宗申将其用于三轮车新品命名,被认为有“碰瓷”之嫌。
宗申致歉:
宗申方面表示,此次新品命名确实欠妥,给问界、智界以及消费者带来了困扰和不良影响,对此深感歉意。公司强调,一直秉持诚信经营、尊重知识产权的原则,在产品研发和市场中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于此次事件,宗申将深刻反思,加强内部管理和审核机制,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法律分析:
从法律角度来看,“智界”和“问界”商标属于第12类“汽车”,而宗申的三轮车属于“摩托车”类别,法律界定上尚未构成直接侵权。然而,有法律界专业人士指出,若因名称导致消费者对产品来源或关联性产生混淆,仍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
网友评论:
事件发生后,网友纷纷发表评论,对宗申的命名方式表示质疑和批评。有网友认为,宗申此举是明显的“蹭热度”行为,损害了自身品牌形象;也有网友表示,企业创新应该靠实力,而不是靠“碰瓷”知名品牌。
宗申背景:
宗申集团成立于1992年,由左宗申创办,总部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公司从50万元起步,现在已经成为中国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集团总资产超过50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500亿元,员工约1.8万名。公司旗下有30家子公司,包括两家上市公司:A股的"宗申动力"(001696)和在加拿大多伦多上市的"宗申派姆"(ZPP)。
事件反思:
总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