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亿美元!动力电池巨头拿下特斯拉订单,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

43亿美元!动力电池巨头拿下特斯拉订单,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有驾

要我说,最近 LG 新能源和特斯拉那笔 43 亿美元的买卖,看着热闹,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你想,LG 前脚刚宣布签了个三年期的磷酸铁锂电池大单,后脚就有消息说买家是特斯拉,而且电池还得从老美密歇根的工厂出。

这时间点掐得,比钟表还准。

有人说这是 LG 运气好,赶上了特斯拉想换供应商的档口。

可我琢磨着,哪有那么多巧合?

特斯拉首席财务官今年 4 月就放话了,老美的关税把他们的储能业务坑得不轻,因为之前的磷酸铁锂电池主要从中国来。

这话听着像是抱怨,其实像是给所有想接盘的企业递了个话:想合作?

先把 “老美制造” 这四个字刻在脑门上。

LG 显然接了这茬。

密歇根的工厂 5 月刚投产磷酸铁锂电池,转身就拿下特斯拉的单子,这效率,说是 “蓄谋已久” 都不为过。

再看合同期限,2027 年 8 月到 2030 年 7 月,还能延长 7 年,摆明了是想长期绑定。

43 亿美元,相当于 LG 去年全年销售额的五分之一、这哪是接订单,摆明是把自己绑上了特斯拉的战车。

话说回来,磷酸铁锂电池这东西,这些年基本是中国企业说了算。

宁德时代、比亚迪握着技术和产能,全球 90% 的份额都在我们手里。

LG 一个长期搞三元电池的,突然扎进这个领域,还敢在老美建厂,胆子确实不小。

但要说他们能一下子把中国企业挤走?

我看悬。

43亿美元!动力电池巨头拿下特斯拉订单,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有驾

很多人觉得,特斯拉找 LG 在老美生产,无非是想躲关税。

这话没说错,但只说对了一半。

老美对中国电池的关税一加,特斯拉从中国进货的成本涨了快两成。

要是换成老美本土产的,成本能降 8%。

生意人嘛,谁跟钱过不去?

可深层的原因,是老美想在新能源领域搞 “自己人” 那套。

你看三星最近也跟特斯拉签了 165 亿美元的芯片合同,芯片从德州工厂出,跟 LG 这事如出一辙。

这背后的逻辑很清楚:老美不想再在关键产业链上被别人卡脖子。

以前新能源电池依赖中国,芯片依赖亚洲,现在借着关税的由头,逼着企业把生产线搬过去。

LG 和三星不过是顺水推舟,拿订单的同时,也成了老美产业链里的 “自己人”。

但这么干,真能成吗?

密歇根的工厂刚投产,产能才 5GWh,第三条生产线年底才上,满打满算也就 16.5GWh。

特斯拉的储能业务去年一季度就同比涨了 400%,这点产能塞牙缝都不够。

说白了,现在的订单像是 “试用装”,能不能长期续单,还得看 LG 能不能把产能和质量稳住。

有意思的是,特斯拉自己在内华达州也建了磷酸铁锂电池厂,说是年底投产,虽然产能不大,但意思很明显:我可以找你买,但也能自己造。

LG 要是掉以轻心,说不定哪天就被 “踢出局” 了。

43亿美元!动力电池巨头拿下特斯拉订单,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有驾

要说 LG 拿下特斯拉的单子,中国企业一点不慌假话。

但要说怕到睡不着觉也不至于。

先看技术。

磷酸铁锂电池的核心技术,比如高压实密度材料、长循环寿命工艺,我们摸得门清。

宁德时代的电池能量密度都突破 190Wh/kg 了,成本还比三元电池低 32%,这不是一天两天能追上的。

LG 虽然挖了捷威动力的团队,签了龙蟠科技的材料供应,但从研发到量产,没个三五年磨合,想追上我们的水平,难。

再看市场。

今年上半年,中国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 244.0GWh,占了全球八成多,LG 那点产能,连零头都算不上。

而且我们的企业,宁德时代通过技术授权在海外建厂,比亚迪的电池也在往欧洲、东南亚扩,不是非得盯着老美市场。

有人担心,老美这么搞,会不会带坏其他国家,都开始逼着企业本土化?

我觉得不至于。

新能源产业链讲究规模效应,中国有最完整的供应链,从正极材料到电芯封装,一天就能配齐所有零件,这优势不是哪个国家想复制就能复制的。

就像网友开玩笑说的,等 LG 在老美把工厂建明白,我们的固态电池都该上市了。

当然,也不能掉以轻心。

LG 能在老美站稳脚跟,说明他们确实下了功夫。

我们的企业得接着在技术上使劲,把成本再降降,把性能再提提,让别人想抢饭碗的时候,先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特斯拉这两年的操作,越来越像个 “供应链操盘手”。

左手找 LG 买电池,右手自己建工厂;

跟三星签芯片大单边又没停了从中国进货。

要说他到底信谁?

我看他谁都不信,只信自己能掌控全局。

储能业务现在是特斯拉的占了总收入的 10% 以上,还在猛涨。

这块业务太依赖磷酸铁锂电池了,安全、便宜、寿命长,没它不行。

以前全靠中国供应,关税一涨,心里就发慌,毕竟做生意最怕 “卡脖子”。

现在找 LG,相当于给自己加了道 “保险”。

但特斯拉也不傻,合同里写了 “可延长 7 年、可增加供应量”,这话反过来理解就是 “做得不好就换人”。

而且他自己建厂,也是在告诉 LG:别想坐地起价,我有后手。

深远的是,特斯拉想借着这些订单,在老美打造一个 “新能源朋友圈”。

电池找 LG,芯片找三星,都是韩国巨头,技术过硬还听话,比找老美本土企业靠谱多了。

等这个圈子建起来,他在新能源领域的话语权只会重。

不过,特斯拉再精,也绕不开一个现实:中国的电池性价比还是最高的。

只要关税政策有松动,或者我们的企业在老美找到合规的合作方式,特斯拉大概率还会回头买中国电池。

毕竟,商人眼里,利润永远是第一位的。

43亿美元!动力电池巨头拿下特斯拉订单,将在美国生产磷酸铁锂电池?-有驾

最后总结

LG 拿下特斯拉的 43 亿美元订单,看着是笔大生意,实际上像是一场 “各取所需” 的博弈。

LG 想借特斯拉打入储能市场,特斯拉想摆脱对中国电池的依赖,老美想借机完善本土产业链,三方各有算盘。

但磷酸铁锂电池的天下,还是得靠技术和规模说话。

中国企业在这两方面的优势,不是一单生意就能撼动的。

这两年我们的电池技术突飞猛进,成本控制得越来越到位,全球市场份额越做越大,这背后是无数企业的努力,也是国家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成果。

当然,竞争肯定会越来越激烈。

LG、三星这些企业不会甘心落后,老美也会继续在产业链上发力。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的企业接着踏踏实实搞技术、扩产能,就不怕别人抢饭碗。

毕竟,真金不怕火炼,好的产品和技术,走到哪都吃香。

明:文中数据和事件都来自权威媒体公开报,文章仅一家之言,个人粗浅思考,仅供交流,并无不良导向。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