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有辆车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
车子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无论是上班通勤,还是周末带上家人出去转转,都离不开它。
可车子毕竟是个大件,是个精密的机械,尤其是它的“心脏”——发动机,那可是最金贵、也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
很多时候,我们一些习以为常的开车习惯,可能自己都没意识到,却正在一天天、一点点地伤害着爱车的发动机。
等到问题爆发,车子趴了窝,送到修理厂一听报价,才追悔莫及。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却又实实在在损伤发动机的日常行为,您也不妨对照看看,自己平时是不是也这么干了。
首先要说的,就是机油的问题。
咱们总听人说机油是发动机的“血液”,这话一点都不假。
发动机里面成百上千个金属零件在高速运转、摩擦,全靠机油在中间形成一层油膜,起到润滑的作用,防止它们硬碰硬地磨损。
同时,机油还能带走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高温,清洗掉燃烧后产生的杂质和金属碎屑。
可以说,发动机能正常工作,机油是头号功臣。
但是,机油也是有保质期的。
它在高温高压的环境里待久了,性能会下降,会变质,还会混入各种杂质,变得又黑又黏,就像家里抽油烟机上的油垢一样,我们管这叫“油泥”。
这些油泥要是多了,就会堵塞发动机内部那些比头发丝还细的油道,导致一些关键部位得不到润滑,开始“干磨”,这磨损可就厉害了。
时间一长,发动机噪音会越来越大,动力越来越弱,油耗越来越高,最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拉缸、抱瓦,整个发动机直接提前报废。
所以,按时换机油,绝对是养护发动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别总盯着公里数,如果您经常在市区里堵车,走走停停,虽然里程没跑多少,但发动机一直在工作,磨损一点没少,这种情况就得适当提前更换。
花几百块钱做个保养,和将来花几万块钱大修发动机比起来,哪个划算,这笔账相信大家都会算。
接下来说说点火启动。
特别是早上或者车子停放了很长时间之后,很多人习惯点着火,挂上挡,一脚油门就冲出去了,觉得这样干净利落。
其实这个动作对发动机的伤害非常大。
因为车子停了一晚上,大部分机油都已经流回到底部的油底壳里了。
刚启动那会儿,机油泵才开始工作,把机油重新输送到发动机的各个角落是需要一点时间的,大概几十秒钟。
在这之前,发动机的活塞、气缸壁这些地方都处于半润滑甚至干磨的状态。
您这一脚大油门,让发动机转速瞬间拉高,就等于是在强迫这些还没“睡醒”的零件进行剧烈运动,磨损程度可想而知。
正确的做法其实很简单,点火之后,原地怠速个半分钟到一分钟,您会发现仪表盘上的发动机转速会从刚启动时的一千多转,慢慢回落到七八百转的稳定状态,这就说明机油已经基本循环到位了。
这时候再起步,并且在水温正常之前,尽量保持平稳驾驶,不要急加速,这对发动机是一种非常温柔的保护。
跟冷启动相关的,还有长时间原地怠速的问题。
咱们在城市里开车,堵车是家常便饭,或者夏天在路边等人,开着空调在车里坐着,车子就一直处于怠速状态。
这种状态下,发动机转速很低,空气进得少,汽油的燃烧就不够充分。
不充分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积碳,这些黑乎乎的玩意儿会附着在节气门、喷油嘴、火花塞和活塞顶上,日积月累,就会导致喷油不畅、点火不良,结果就是车子越来越费油,开起来感觉“肉”,加速没劲儿。
有研究表明,怠速三分钟消耗的燃油,都够车子跑一公里了。
所以,如果预判停车等待的时间会超过三五分钟,最经济、也最环保的做法就是直接熄火。
现在很多新车都带了自动启停功能,其实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别嫌它启动时那一下抖动,它可是在默默地帮您省油护车。
说到油,还有一个坏习惯就是总等油箱报警灯亮了才想起来去加油。
这不仅仅是担心会半路抛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会伤害油泵。
咱们车里的汽油泵是装在油箱里的,它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而它是依靠浸泡在汽油里来散热降温的。
如果油箱里的油位太低,油泵就会暴露在空气中,散热效果大打折扣,时间长了就容易因为过热而烧毁。
换一个油泵,连工带料,少说也要上千块。
而且,油箱底部难免会有些沉淀的杂质和水分,总是在油量最少的时候加油,这些杂质就更容易被吸进油路,堵塞管路。
所以,养成一个好习惯,看到油表指针还剩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就及时去把油箱加满,让油泵始终能“泡个澡”,它才能健康地为您服务。
加油的时候,也千万别贪图小便宜,去那些看起来油价特别低的非正规加油站。
一分钱一分货,这个道理在这里同样适用。
那些小油站的油品质量很难有保障,可能里面杂质多,或者辛烷值不达标。
用了这种劣质汽油,不仅燃烧不充分、更容易产生积碳,还会严重损害您车里像氧传感器、三元催化器这些精密的部件,这些东西更换起来可都不便宜。
特别是现在国六排放标准的车,发动机越来越精密,对油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跟人一样,吃得不干净,肯定要闹肚子。
省下的那点油钱,最后可能要加倍地送给修理厂。
对于开涡轮增压车的朋友,还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
涡轮增压能让小排量发动机爆发出强大的动力,但它也是个“高温劳模”。
当您在高速上长时间行驶后,涡轮一直在高速运转,温度能达到好几百摄氏度,全靠循环流动的机油来给它降温。
如果您下了高速或者一进服务区,马上就熄火,机油循环立刻停止,但滚烫的涡轮还在那儿,里面残留的机油就会被“烤焦”,形成积碳,堵塞轴承,久而久之就把涡轮给毁了。
所以,在激烈驾驶或者跑完长途高速后,最好让车子原地怠速一两分钟,让机油再循环一会儿,帮助涡轮把温度降下来,这个过程叫“冷却延迟”,是保护涡轮的好习惯。
最后,我们还要学会“听”和“看”。
“看”就是看仪表盘,如果水温报警灯亮了,那说明发动机“发高烧”了,冷却系统出了问题,这时候千万不能再继续开了,否则高温会严重损坏发动机内部,导致拉缸等毁灭性的故障,必须立刻安全停车检查或呼叫救援。
“听”就是听发动机的声音。
如果您的车子出现了一些以前没有的异响,比如“哒哒”的敲击声,“吱吱”的尖叫声,或是“嗡嗡”的共振声,这都是发动机在向您发出的“求救信号”。
千万不要抱着“车还能开就没大事”的心态,把小毛病拖成大问题。
很多时候,一个早期的小故障,可能花百八十块钱就能解决,如果置之不理,最后可能就要面临上万元的大修费用。
车是我们的伙伴,我们多了解它一点,多爱护它一点,它才能更长久、更可靠地为我们服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