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

20年前,福特的前领导雅克·纳赛尔发出一句牢骚话,当时听起来,倒像是个大牌打工人的凡尔赛:“我们辛苦造车,赚的钱却被别人拿走了。”

当年,这句牢骚没引起什么大反响,但过了20年,却像是一语成谶,真真应验了。如今,汽车行业面对的已经不只是利润被蚕食的问题,而是一场关乎存亡的危机了!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最开始的导火索,看起来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墨西哥,本田的一家工厂突然停产,数千工人顿时没有事干。原因也并不复杂,只是因为安世半导体断供的一颗基础芯片,导致生产线一下子陷入停滞。

一颗不起眼的小芯片,立即引发了整个汽车产业的系统性危机。这不再是市场上简单的摩擦,而是一台复杂的全球工业机器,被几股无形的力量狠狠撕扯得七零八落!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这次风暴的焦点,盯上了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而它的身份本身就挺有故事。说起来,它是正儿八经的荷兰企业,可一看背景,又明显透着浓浓的中资印记。

它生产的东西,并不算什么技术最先进的产品。在汽车芯片领域,这种“成熟工艺”的基础芯片,没啥亮眼之处,甚至有人觉得平凡无奇。但说到底,正是这些不起眼的小芯片,竟然占了汽车芯片总用量的百分之九十五。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就这么个普通的基础零件,一下子变成了焦点。荷兰政府打出“国家安全”的招牌,甚至拿出了一条老法条来审查,听说背后还有美国的影子在其中。

在博弈的两边中,咱们这边也动了手,对一些在中国制造的安世芯片实行了出口限制。

这一招一出,全球的汽车巨头们都愣住了,像大众、斯特兰蒂斯、雷诺这些欧洲品牌的厂子,可就要遭遇停产的风险啦。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福特现任CEO吉姆·法利提醒大家,产能亏损的麻烦只会越积越多,就像雪球越滚越大似的。就连像采埃孚那种一流的零部件供应商,也不得不着手减产了。

那会儿,虽然芯片短缺,但还能在全球范围内“拆东墙补西墙”,供应链虽然紧张,但还能挺得住。现如今,想找替代品的路基本上被堵死了。供应链的问题远不止芯片这一块。福特的明星产品F-150皮卡,曾经因为一家铝材供应商起火,差点陷入困境,要找到合格的替代品,谈何容易啊。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日本的立场其实挺尴尬的。外相茂木敏充只得跟中方通个电话,谨慎地说明,日本没打算搞“脱钩”之类的事。

大家心里都明白,这局大棋里,每一步都可能变成被“将军”的棋子。

为啥汽车行业这么脆弱?答案其实藏在它那套运行方式上——一个几乎难以破解的恶性循环。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你想买台车,总想着价钱实惠,配置还得够高。车企背后的股东们,则天天盯着财务报告,要求利润不断上涨。各国的政府们,也把车企当作稳定就业的“压舱石”,一边维护工人的饭碗,一边又叫嚣着“产业回流”。

这三股力量就像三只大手,从各个角度死死挤压着汽车厂商,让他们的利润空间变得薄得就像纸一样。为了能够在那夹缝里活下来,精细的成本管控变成了唯一的出路。“零库存”或者“准时制”生产方式,表面上看是管理学的赢家,实际上却是被迫无奈之下的办法。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这种做法把所有的风险都推到外面去,基本上是在赌供应链能一直保持平稳。一旦链条上的哪一环出了点差错,整个生产体系就会瞬间崩盘。

更难的是,汽车行业还背负着不少“社会责任”的负担。那些技术落后的、效率低的工厂,因着工会和地方政府的压力,根本就关不了门。正如专家格伦·默瑟说过的:“产能其实永远不会彻底退出。”

这些闲置的生产能力加上高高的固定开支,让成本问题变得更加棘手。别以为只有老牌厂商会遭遇这种情况,就算是行业里的新星特斯拉,也难免被这个规律牵着走。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没有工会的限制,又享受电池降价带来的好处,再加上中国工厂的支撑,特斯拉在过去四年里,每辆车的制造成本还是保持在大约3.6万美元左右。这事儿也说明了,造车这块事情,成本那可是挺硬的,根本动不了。

打算换个供应商来解困,可能性几乎没谱。就算只是换一颗普通的二极管,测试验证那流程也得拖上好几周、甚至几个月呢。在地缘政治和经济规律的双重限制下,很多人都把希望放在了技术层面,尤其是自动化和机器人这块儿。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一进入李尔汽车零配件的一级供应商工厂,那场面真是让人忍不住惊叹。一条座椅制造线几乎没有人影,取而代之的嘛,全是各种机械臂在一丝不苟地操作着。

据李尔负责人介绍,这种“无人化”方式,完全可以打破过去需要几十人、二十个工位的传统组装模式。效率方面,提升得是挺明显的。

用机器替代人工的吸引力确实不小,不过,这真能算得上彻底解决问题的万能良方吗?说不定还没有那么简单。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自动化其实没能完全摆脱风险,只不过把危险从一种形式变成了另一种罢了。它把那种灵活、多变的人力成本,变成了死板、高昂的固定资产投入。

这就意味着,一旦市场不景气,需求减少,那些投入巨资买来的高价设备,就可能变成压垮企业的沉重包袱,工资都不用发,但折旧和维护费用一点也不少。

更让人觉得讽刺的是,自动化和“产业回流”这个政治口号之间,实际上是有着根本上的矛盾。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政府鼓励制造业回流,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增加就业岗位。不过,考虑到成本压力,这些返乡的工厂基本上都得走高自动化的路子。像底特律那些“无人化”工厂,实际上就是未来的一个样本。

结果呢,政客们对选民许诺的工作岗位,最后都被机器人给抢走了,反倒可能让社会矛盾变得更激烈。

最近市场上传出些好转的消息,听说安世芯片的危机中似乎出现了和解的迹象,中国也暂时放宽了管控措施,白宫那边的态度也有点转变,欧洲股市因此还涨了一段时间。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大家都清楚,这些不过是暴风雨中的短暂平静罢了,悬在全球汽车行业头顶上的那三重枷锁,哪个都还没有松动。

这二十多年来,全球分工带来的红利时期或许真的走到尽头了。企业和我们每个人,都被推到一个崭新的转折点上,不得不在安全、成本和效率之间,去找一种更难实现的新平衡方式。

对咱老百姓来说,这意味着今后的汽车或许要贵点儿了,咱们得为那所谓的“供应链安全溢价”买单。而对于开车工厂的人们来说,他们可得面对自动化和产业转移的双重压力,饭碗说不定随时就得丢了。

福特二十年前神预示!安世半导体受制,中国车企与车主应如何突围-有驾

现在回头再琢磨纳赛尔当年二十年前那句牢骚,才能领会到其中的真正意思。

它展现的,其实是一个运转极为复杂、彼此紧密联系的世界体系,一旦被一些政治力量硬生生撕开,便显得多么脆弱,毫无抵抗之力。

现在已经不再是谁掏钱谁赔钱的问题,而变成了,这艘大船上的所有人,到底怎么一块儿渡过难关、共同挺过来的难题。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