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

平心而论,这两年增程式电动车确实热度很高。不仅问界、理想在这个领域持续发力,奇瑞、长安等品牌也强势加入。

这直接导致,两年前还要三十多万才能买到的增程式电动车,如今可能十几万就能入手。关键是,像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配置一样不缺,实在是很划算。

这让我们这些普通人,真的快要按捺不住购买的冲动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原本瞄准“富裕人群”才得以发展的增程式电动车,真的适合我们普通人吗?

咨询了一些行业从业者,他们劝我说,如果没有相应条件,最好还是不要选择增程式电动车。这是行业发展趋势决定的,其实只要弄清楚普通人购买增程式电动车的初衷,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普通人买增程式电动车的初衷是什么?

这一点必须弄明白。因为我发现很多人在谈论增程式电动车时,往往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

比如,有一种固有的印象是,30万的问界是增程式电动车,15万的哪吒也是增程式电动车。

这看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但如果类比到燃油车就清楚了,我们首先会想到,宝马是豪华车,宝骏是家用代步车——你会因为羡慕宝马的驾驶体验而去买一辆宝骏吗?显然不会,只是因为资金有限罢了。

这就很明白了,尤其是很多普通家庭的车主,把增程式电动车想象得过于美好。却不知道那些高价增程式电动车体验好,是因为它们本身就是豪华车,和增程式技术没什么关系。

然而这些低价的增程式电动车,就是抓住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让你花十几万买车,也能享受到冰箱、彩电、大沙发等配置,听起来简直太棒了,快来购买!

但实际体验呢?用脚想也知道,要让宝骏拥有宝马的体验,怎么可能呢?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毕竟,那些高端的增程式电动车都是5米左右的大车,舒适地坐在里面,启动按摩座椅,往后一靠,打开大彩电,简直是一种享受...

而那些10万左右的增程式电动车只是紧凑型车,身材高大一点的人坐进去,肯定得蜷缩着身子,非常不舒服,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有大沙发又有什么用呢?还不如砍掉这些功能,再降价一两万。

此外,增程式电动车“可油可电”的体验,或许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好。

因为这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得有家用充电桩,富裕人群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车位,用起来非常方便。普通人可能连车位都没有,只能把车停在马路边,更别说家用充电桩了。

只能去外面充电,肯定很麻烦。如果用发展的眼光看,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麻烦。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第一个麻烦是充电会越来越难

说白了,普通车主想要有更好的充电体验,只能寄希望于公共充电桩的发展。

目前的情况看起来似乎很乐观,因为很多车企在充电桩的建设和投入上,力度相当大。

比如,华为联合比亚迪、长城、奇瑞等11家车企,组成了超充联盟,根据他们的目标,在今年内至少要建立10万座超充桩,覆盖主要城区和80%的高速公路。

考虑到中国的建设速度,配套设施的建设只会更快,这确实很让人乐观,非常乐观。

然而,这正是车企想要营造的效果,只有让你乐观了,才会没有后顾之忧,一拍脑袋就买了,但是...

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大,真的够用吗?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现实可能很残酷!从实际数据来看,2023年公共充电桩的增量是93万,而新能源汽车的增量却是950万——相当于,每新增1根充电桩,就有10台车来争抢。

这怎么看都不够用。而且从长远来看,这个缺口只会继续扩大。所以,你可能以为明年情况会好一些,实际上说不定会更糟。

别觉得这不可能,这种感受其实并不陌生。

比如,10年前我国才0.6万个车位,现在已经有1.6亿个了。这个增长速度难道不更乐观吗?但这些年来,你觉得停车是更容易了,还是更难了呢?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第二个麻烦是,增程式电动车可能会率先完成它的历史使命,成为过时的产品。

究其原因,是固态电池即将到来——

以宁德时代、卫蓝、上汽等大厂给出的量产时间来看,普遍在2026-2027年左右。

到那时,纯电动汽车就能实现续航1200公里,10分钟充满电,还能避免起火事故...

听起来很完美!但这和增程式电动车有什么关系呢?况且,增程式电动车如果装上固态电池,难道不会更好吗?

然而,这样想就错了,就好比狼来到羊群,却把它当成了保镖一样。

因为增程式电动车的设计初衷,就是为了弥补纯电动汽车续航不足的问题,才加装了一套内燃机。如果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都没问题了,那还需要增程式电动车干什么呢?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所以,固态电池一旦应用到汽车上,增程式电动车就会立刻被淘汰,比燃油车淘汰得还快。一旦成为过时产品,后续使用肯定会越来越麻烦,尤其是零部件维修方面。

因为增程式电动车本身就比较小众,便宜的增程式电动车就更小众了。如今汽配厂也面临困境,按照他们的说法,他们根本不愿意维修这些小众车型,往往都是亏本维修,但车主还觉得价格贵。

更不能忽视的是,增程式电动车有油电两套并行的系统,想要故障率低,可能吗?

结果就是,费尽心思找一个替换零件,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到了,也只能忍受别人坐地起价,说难听点,人家根本不在乎这一小块市场,不修就算了!

想买车先听我一句劝:普通人别买“增程”,3年后或许你会感谢我-有驾

总的来说,增程式电动车也不是完全没有优点,比如油耗,不管怎么说都比燃油车省很多。再比如性能,电驱动的体验也很畅快。

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一台低价的增程式电动车,或许真的不是最优选择。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适合自己的车才是最好的,不要老是听别人的建议,更不要盲目跟风。

毕竟,盲目跟风,比老是听别人的建议还要愚蠢——难道不是吗?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