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A9L和56E的豪华对比:用车琐事里的真体验
风云A9L刚上市那阵子,楼下老王就拉着我去看,说这车轴距3000mm,宽有1965mm,比他那辆56E还阔气。实际坐进后排,我俩肩膀都没碰到边儿——师傅顺嘴一提,这后排肩部空间1540mm,比56E多了四十来毫米,“坐仨人不挤”是他说的原话。其实我最在意腿部空间,他说纵向1940mm,膝盖还能伸得开,比之前试过的那台黑色56E舒服不少。
底盘悬架这块儿,上次保养时技师聊起来,说A9L全系双叉臂+五连杆,还带主动CDC悬挂,有路预瞄功能。他演示了一下,过减速带的时候基本没啥跳动,高速拐弯也稳得很。我问他跟老王家的那辆相比咋样,他摆手:“你看,那些高配才有空气悬挂,还要加钱。”制动系统也是个细节活儿,据说六活塞卡钳配博世IPB2.0系统,刹车脚感线性紧急踩也不虚。有一次小区门口突然窜出个快递三轮,我直接一脚刹停,人和货都安然无恙。
安全配置嘛,其实去年隔壁家撞了护栏(人没事),听维修站的人讲A9L高强度钢铝占比88%,热成型钢23%,最高2000Mpa——“指甲盖顶五头大象”,这是群里传开的梗。气囊数量上更舍得给料,全系九个,包括远端气囊能防止前排互撞。记得之前看某论坛,有人吐槽自家56E只标配六个,要想多装几个还得加钱。这种细节,不是每个人都会注意,但真遇上事儿才知道分量。
智能座舱方面,小区里有位IT男自测过,说8255芯片算力230K DMIPS,用语音控制导航、音乐、空调同时开着一点不卡顿。他试了好几天,都说反应快。“不像我家那个偶尔卡一下”,这是他的原话。我自己用下来也是,无论冬天冷启动还是夏天暴晒后进去,都挺流畅。有意思的是,这芯片据说比同级别那些车型快不少,也难怪群友天天拿这个炫耀。
混动系统是风云A9L的杀手锏吧?纯电续航260km,每周充一次电够通勤了。有次去郊外玩回来,看表综合续航还能剩1000多公里,一点焦虑没有。同样路线隔壁家的油耗十升起步,而我的百公里3.65升左右。一年下来油费省出来能吃好多顿火锅。而且动力储备足,两驱四驱都有,总功率470kW零百加速4秒级——销售顺嘴一提:“性能版都追不上。”
智能驾驶这一块,上回邻居聚餐有人问猎鹰700到底咋样。我亲测城市NOA功能,在早高峰堵车路段确实轻松不少,不像以前死盯方向盘累眼睛。据销售讲,同价位入门版那些车型根本没有这些智驾功能,要选装还贵。“咱们这种普通用户哪愿意再掏腰包?”
还有些冷门配置,是平时容易忽略掉的小乐趣。例如伯牙之音音响,全景声布局23扬声器,下潜20Hz低频,加AI功放技术,那声音听起来真的能跟柏林之声掰腕子。不少微信群友做过盲测,对比下来差距并不大。至于电动尾翼,在高速跑长途的时候自动开启,很帅气,也提升稳定性;语音控制尾翼切换档位这个设计让朋友们直呼“科技感满满”。隐藏式门把手用了双冗余设计,不怕冬天下雪冻住打不开——去年东北降温时群里就有人反馈这点好评。另外副驾零重力座椅115°腰部角度+395mm腿托,小姨子躺上一觉睡到目的地,她夸完之后让我帮她留意二手行情……可惜目前市面上二手货源太少。
泊车辅助全系标配电动泊车+360°影像+540°透明底盘,这套组合在地下室狭窄停车格尤其管用,我老婆新手司机第一次独立倒库成功就是靠它完成的。当初买的时候压根没觉得重要,现在每次回忆都庆幸选对了版本。不像某些品牌低中配还要自己挪腾半天,一身汗水两身灰尘。
还有一个被忽略的小插曲:前阵子保养发现发动机仓滤网位置特别方便拆卸,以前旧款车型需要拆半小时,新款只需拧两个螺丝就行。这种小改进没人特地宣传,但维修师傅最清楚,“省时间就是硬道理”。
最后一句闲聊吧,现在想花二十万体验以前五十万才能享受的大件配置,就只能找类似风云A9L这种一步到位的产品。不光是参数,更关键的是这些细节日常用得到,让生活变简单一些。不过据圈内消息,下半年可能会出新颜色,到时候又该纠结选择障碍症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散见于业主微信群、技师口述及现场使用体验等日常场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