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熊甜波:生产钛7的小漠工厂已提前开

点击关注不迷路

方程豹熊甜波:生产钛7的小漠工厂已提前开-有驾

方程豹钛7提前开工背后:比亚迪的节奏、用户的期待与国产车的新常态。

2025年10月初,一条看似平常的消息在汽车圈悄然传开:

方程豹事业部总经理熊甜波透露,生产钛7的小漠工厂已经提前开工,暮云橙和日蚀蓝两款内饰配色已经排产,山水绿、星月银、旭日金、晨光蓝、曜石黑等五种外观颜色正在正常发运。

与此同时,为了加快交付,部分地区甚至安排了“钛7专列”运输,产线24小时运转,全国门店持续交付中。

乍一听,这不过是一则车企日常的生产通报。

但如果你稍微了解一点当前国内汽车市场的状况,就会发现,这件事并不简单。

它折射出的,是中国汽车工业在电动化、智能化浪潮下,从“能造”到“快造”再到“精准造”的转变,也体现了消费者对一款新车从“观望”到“下单”再到“提车”的完整信任链条正在加速闭环。

钛7是什么车?

简单说,它是比亚迪旗下方程豹品牌推出的第二款量产车型,定位为智能硬派SUV,9月9日正式上市,起售价17.98万元,顶配21.98万元。

它延续了方程豹“方盒子”的设计语言,但不像豹5那样主打硬核越野,而是更偏向城市与轻度户外兼顾的使用场景。

全系标配座椅通风加热、W-HUD抬头显示、双无线充电板,还预留了前排座椅背后的生态接口:

这些配置放在过去,可能只出现在25万以上的合资SUV上。

更关键的是,钛7在智能化方面下了功夫。

顶配车型搭载“天神之眼B-激光版”辅助驾驶系统,有激光雷达和英伟达Orin-X芯片,支持高速和城市领航辅助;

其他版本则是“天神之眼C-三目版”,虽无激光雷达,但也能实现高速领航,并计划通过OTA升级开放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这种“高低配差异化但不割裂”的策略,既照顾了预算有限的用户,又满足了技术尝鲜者的需求。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钛7刚上市不到一个月,工厂就“提前开工”?

为什么连内饰颜色都要专门点名“暮云橙”和“日蚀蓝已排产”?

这背后,其实藏着三个层面的真实逻辑。

第一层,是市场反馈比预期更积极。

钛7的定价区间(17.98万–21.98万)卡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

往上,它要面对特斯拉Model Y、小鹏G6、问界M5等智能化标杆;

往下,又要和哈弗大狗、捷途旅行者等传统燃油“方盒子”竞争。

按理说,这种夹缝中的产品最容易“两头不讨好”。

但现实是,钛7上市后订单量不错,尤其是中配和高配车型,用户对“方盒子+插混+高阶智驾”的组合接受度超出预期。

熊甜波作为方程豹的负责人,曾在多个场合强调“用户定义产品”。

这次特意提到“暮云橙”和“日 蚀蓝”内饰排产,很可能是因为这两款颜色在预售阶段订单占比高,用户呼声大。

车企过去常常“先生产再卖”,现在变成了“先看订单再排产”,这是供应链响应能力提升的体现,也是对用户需求尊重的落地。

第二层,是比亚迪的产能体系已经进入“高效协同”阶段。

小漠工厂位于广东深圳,是比亚迪近年来重点打造的智能化生产基地之一。

它不只是一个组装车间,而是集成了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艺,并深度应用数字孪生、AI质检、柔性生产线等技术。

这种工厂的最大特点,就是“快”和“准”——能快速切换车型,也能精准匹配订单需求。

钛7提前开工,说明比亚迪对这款车的市场表现有足够信心,也说明其内部资源调配能力极强。

更值得注意的是,“钛7专列”的出现。

这不是营销噱头,而是实打实的物流优化。

在汽车交付周期普遍拉长的当下,能通过铁路专列把新车从工厂直送区域仓库或门店,意味着交付效率可以缩短3–5天。

对用户来说,少等一天都是好事;

对品牌来说,早交付一天就能早回款、早积累口碑。

第三层,也是最根本的一层:

国产车正在建立自己的“交付信用”。

过去十年,中国消费者对国产车的印象经历了几次转变。

从“便宜但不耐用”,到“配置高但质感差”,再到“电动化领先但智能化滞后”。

如今,以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为代表的头部车企,正在用一套完整的体系能力,重新定义“靠谱”。

钛7的快速交付,不是靠喊口号,而是靠工厂、供应链、物流、门店四个环节的无缝咬合。

这种能力,恰恰是很多新势力车企至今仍在补课的短板。

你可以看到某些品牌发布新车时PPT炫酷无比,但半年后用户还在等车;

而比亚迪的做法是:

车上市前,工厂已经试产;

订单一来,产线立刻爬坡;

颜色选好,物流马上跟进。

这种“说到做到”的确定性,在当下尤其珍贵。

经济环境复杂,消费者花钱更谨慎,买车这种大件决策,不仅看产品力,更看品牌是否“守信”。

方程豹作为比亚迪旗下的新品牌,没有选择靠营销博眼球,而是用“提前开工+专列运输+全国交付”这套组合拳,默默兑现承诺。

这种踏实,反而更容易赢得长期信任。

当然,钛7也不是没有挑战。

17万起的价格,对很多家庭来说依然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有网友评论:“配置看着不错,但价格有点高。”

这很真实。

毕竟,在15万左右的市场,还有比亚迪自家的宋PLUS DM-i、元PLUS等成熟车型。

钛7要证明自己值这个价,除了颜值和配置,还得靠长期使用的可靠性、智能化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

好在方程豹已经搭建了独立的销售服务体系,全国已有85家门店在营业,近150家在建。

不同于传统4S店模式,方程豹的门店更强调体验和互动,比如提供个性化改装建议、户外场景模拟等。

这种“用户共创”的思路,或许能让钛7不只是一个交通工具,而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回到开头那句话:“小漠工厂已提前开工。”

听起来平淡无奇,但放在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却意味深长。

它说明,一家车企已经不再满足于“造出一辆好车”,而是追求“把一辆好车,准时、完整、带着温度地交到用户手里”。

这种转变,或许才是中国汽车真正走向成熟的标志。

不再靠低价抢市场,不再靠概念讲故事,而是用扎实的制造能力、高效的交付体系和对用户需求的细致洞察,一点一点积累口碑。

钛7的交付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长。

但至少从现在看,方程豹走对了方向——不喊口号,只做实事;

不搞噱头,专注交付。

而这,恰恰是当下最稀缺也最珍贵的品质。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买车不再是“赌运气”,而是可以基于真实信息做出理性选择。

你能看到工厂在开工,颜色在排产,专列在发运,门店在交车。

这种透明和确定,本身就是一种安全感。

也许,这就是国产车给这个时代最好的礼物:

让选择变得更简单,让等待变得更值得,让信任不再那么奢侈。

(全文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