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西安小黑世纪车城转了转,真没想到排队能从店门口一直排到马路口,太阳毒得不行,现场工作人员忙着维持秩序,估计得有20多号人分工配合。直播间排号甚至一度突破两千,抖音后台数据显示高峰在线人数超过12万,这流量数据听着都让人头皮发麻——这可不是哪个顶流明星,是一个主打靠谱二手车的90后老板。
我跟销售小赵聊了几句,他说这阵势平时真见不到,尤其是在35℃的大太阳底下,大家居然还这么耐心地等着,偶尔还能听到有人抱怨麻烦点,可别掉链子啊,气氛倒不是紧张,更像是期待和好奇。这小黑在圈内口碑挺特别,销量没法直接和那些传统大品牌比,但他有一套自己的老实娃招牌:直播不骂人、不怼同行,出问题先道歉,自己掏腰包赔偿,这在这个行业,说实话,挺少见。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小黑的车况检测单居然做成了小程序,买家可以随时查,还能截图留存。这细节说出来像小事,其实非常重要。业内很多二手车直播,买家常常质疑车况,纠纷不断,一旦检测过程不透明,口水战就无休止。小黑用技术让整个过程透明化,虽然投资和维护都不轻,但显然给粉丝带来不少安全感。一句话,就是把供应链、质检和客户服务捏得更紧密,类似生活中随时能看工资条的感觉。换位思考的话,你觉得这样的透明度在二手车圈里算是奢侈品吗?
再说个细节:小黑只做西安周边30分钟车程内的车,且承诺包退换。你让我说这承诺靠谱吗?我觉得不完全,毕竟实际操作中退换车不仅是物流问题,还涉及车辆状况、溢价损失什么的。但是,这半小时内包退至少给了买家一个心理期待,等于买家跑网红直播间,不怕踩雷。而相比之下,老王,他在当地也是个响当当的人物,去年夏天小黑帮他促销,从中午忙到傍晚才吃上凉皮,那踢腿的情谊和现场气氛都是真实的。老王最近直播观众明显少了,月均不到三万,派儿子去站台,也算尽力了吧。
准确讲,我之前以为只要有实力和产品够好,这种直播带货的热度可以持续维持,显然我太天真了。老王的事儿说明,平台流量跟高速公路上的车流一样,永远有新车挤进来,老车得挪到应急车道。老王曾经单场GMV破百万,现在口碑滑坡,直播热度下降,这背后是流量红利退潮加上售后处理慢导致的结果。肯定有人说他老了,被年轻人追不上了,但我更觉得,这是一种行业规律。对于90后小黑来说,这次大火只是第一步,后面更难。
说个我自己的小感受,二手车这个生意,特别是做直播的,真不光是卖车这么简单。库存压力、资金链、售后服务,每个环节都是坑。小黑马上要扩大门店,库存和管理成本也跟着翻倍,我问他身边的朋友:这成本压力大不大?朋友说:哥们儿啊,刚烧完一池火,还得添柴火呢。 我心里明白,这种烧钱人妻骨子里就是考验体系和团队的极限。谁挂掉,谁就退出。
我还算了笔糙钱,按西安本地二手车的保值率大概在60%-70%摆布,库存一旦积压,融资成本估计每车每月要多掏两三百块钱不等。短时间内压力来了,车贩子小黑和他团队的抗压能力,背后是能否持续修补这条信任链。否则,粉丝流失的速度可能比想象中更快。
说不定哪天,今天门口排两千人的盛况,会变成弹幕里一地鸡毛。直播电商圈里,变数太大。就像我刚才在直播间看到,几个人在评论里争论小黑到底是真诚老实,还是用套路炸流量——哪种说法都有道理。你有没有过买车过程被忽悠的经验?你觉得买二手车最怕什么?这事儿,是不是信任起点就低的行业注定难做?
这段先按下不表,顺带说句小情绪,做这活儿真挺累。直播拍一套话术,回头真碰上售后还得搓堆解决,谁不想省点劲?但没办法,做生意就是个拆东墙补西墙的活儿。说完这些,我倒觉得小黑在粉丝心目中能不能稳得住,关键看他敢不敢持续舍得自己掏钱赔、真透明和守住本地市场,毕竟越做越大,难度和诱惑并存。
我抛个问题给你们,二手车直播到头来,是不是只能靠有人情味和真诚留住客户?毕竟,技术和价格都是二选一的门槛,信任才是门槛之外的防火墙。你怎么看?
本作品由作者原创完成,内容由人工写作,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产生。 AI主要用于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和灵感拓展,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创作。
本声明旨在表达本作品的内容旨在信息交流和观点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 如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信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