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小张去喝茶,他开着荣威M7 DMH,说我这车满油满电跑了2143公里,居然比官方标的2050公里还多,真不敢信!我当时心想,这续航也太夸张了。新能源车续航虚标的事儿,行话说叫官方工况跟现实差太多,差点成了行业通病了,谁能想到荣威这次竟然搞了个反向虚标。
这2143公里综合续航,真是打了不少混动车企的脸。测试团队是从成都出发,途经重庆、荔波、贵港、徐闻,最终抵三亚。全程开空调、满载,温度啥的也都算进去了,速度也不全是慢吞吞的,主要是模拟真实用户的用车惯。这点,有个细节挺能说明问题,后排的乘客是70公斤的假人,真是想得挺细致。
不过我得说,之前我那会儿听人说这种测试有点作秀成分,我还心里嘀咕,这续航多半是理想状态。可这边数据打脸了——120公里恒速,满载,竟跑出了1122.4公里的纯电续航,这得多靠谱?我刚才翻了下笔记,之前比较靠谱的混动车型纯电续航普遍都在140-150公里左右,这车居然能达到166.5公里,官方给160公里,实际用着还长,真是反向虚标的典型。
你说,日常用车纯电160公里啥概念?按我和我那同事算,没事儿上下班,32公里一趟,每周充电一回就够了,充电成本一周也就7块钱,连公交都不一定更便宜。这可是个实实在在的经济账。去年我朋友买了辆同价位的燃油车,日均油费可达0.6元/公里,你说差多少。
再说回油耗,荣威M7 DMH干脆不到3L/100km(2.57升具体数据),表面看是个技术优化点,我给大家解释点,DMH 6.0系统里面的P1+P3双电机设计就跟厨房里两个厨师分工合作似的,一个做前菜,一个负责主菜,效率自然高。发动机和第一个电机同轴设计,减少传动损失,就像把传送带缩短了,能量流失少,自然就省油。
我还问过维修师傅,他说这个电池组19.7kWh容量不算电动车那个范畴里的巨无霸,但它胜在智能调度和热管理。北方冬季充电能快到35分钟从30%冲到80%,就这个时间我上次去加油都排了15分钟队。能保证电池热度全天候正常工作,更像是给它穿了件羽绒服,冻不坏它。
回头说说用户感受,荣威这车大空间是真的厉害,近5米长的车身带来满满的家用感,我朋友开过之后直说:要不是我自己也有辆,这性能得让我相信了。不过还有点吐槽,是车上没有外放电功能,这技术细节让我觉得挺遗憾,不少电动车把这当卖点,毕竟外放音乐路上挺爽的,有点扣分。
满载满电跑2143公里,这到底是奇迹还是吉尼斯纪录,只能说是真实用车环境下打了个漂亮翻身仗。同行里不少人会疑惑,荣威这反向虚标肯定是宣传噱头吧?别急,我看这背后,是上汽对供应链稳定性的自信。你知道研发和供应链没点底气,谈啥虚标不虚标?造车不比掰手腕,电池、电机、发动机,零件多了去,环环相扣,哪一环拉胯都会致命。
我也反省自己,之前对续航这事儿讲得太绝对了,新能源车续航不靠谱,核算成本没啥真凭实据,其实很多新技术跳跃让局面变了。可能这次的测评就是个转折—你能真切感觉到,新能源车不光是环保噱头,也能成为家用主力。
对了,说到成本,我心算了一下,亏电油耗2.91L/100km算下来,每公里油费还不到0.21元,跟纯燃油相比,差距不止一截。保养维护啥的,按常理也省不少。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很多车企大吹自己混动能省多少油,其实比比看,DMH 6.0确实不差。
不过我一直想着,这续航数据背后会不会藏着什么没爆出来的坑?比如电池寿命、续航下降速度啥的(这段先按下不表)。至少目前看来,用和通勤里程做对比,荣威M7 DMH基本证明了它的经济性,也体现了技术实力。
这让我想问,你们觉得,这种综合续航打破续航焦虑的新能源车型,会不会成为家用车转型的重要节点?毕竟买车毕竟是为了麻烦少、用车顺心,不然再牛逼的配置也只是纸上谈兵。
放我想说,荣威M7 DMH这台车,给用户带来的舒适智能感受,确实给了行业一个新标杆。就连我都忍不住想体验下那趟满载加速带来的快感,虽然我自嘲我的黄金右脚压根压不出那么神勇的数据。但愿未来更多车企能把这类反向虚标写进自己标配里,而不是做个昙花一现的噱头。
话说回来,你们对这2143公里的续航,有没有更直观的感受或者疑问?毕竟,续航做到这个程度,也真是把家轿的边界推得挺远了。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