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新M5 Ultra增程后驱版试驾日记,动力体验与四驱选择纠结记
午后的阳光有点晃眼,开着窗户在停车场里找那辆问界新M5 Ultra增程后驱版。车身的线条倒是挺顺眼,轮胎很宽,是倍耐力P ZREO的20英寸,看起来运动感还行。我摸了下门把手,有点烫——夏天就是这样。
一上车,我下意识就切换了驾驶模式。节能、标准、运动来回切了一圈,本来以为运动模式会带来一点推背感,但起步的时候还是觉得有些温吞。不知道是不是最近被各种电动车“秒天秒地”的加速惯坏了,这台272匹马力的后置电机,总感觉差点意思。
其实账面数据不算小,最大扭矩360牛·米,对比下来大概和2.0T高功率发动机一个级别。但真到路上开,比如等红灯绿灯一亮踩下去,那种畅快劲儿没有预期中那么明显。查了一下官方零百成绩7.1秒,也不慢,只是心里总想要再快一点。有时候会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挑剔,但又忍不住琢磨,要不要干脆直接选四驱?
说到这个四驱版本,它可是把综合马力拉到了496匹,还带来了675牛·米的扭矩,这个数值已经跟大排量发动机一个水准了。据说零百只要4.3秒。这种动力水平放在哪都算得上高性能。我试过朋友家的老款四驱版,那加速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就是多花两万块钱,有时候还是会犹豫一下。
转头看仪表盘的时候发现,如果电池没多少电量,小闪电标志就会亮起来——这说明发动机会介入发电。理论上这是增程式车型的一大优势,可实际用下来,当引擎开始工作时,噪音一下子冒出来,在安静习惯之后显得格外突兀。如果恰好是在低速堵车时碰到需要持续发电,高转噪音甚至让我产生一种在开传统燃油SUV的错觉,不太喜欢这种割裂感。
不过底盘倒是给我留下好印象。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全铝合金悬架结构,在坑洼路段滤震表现不错,没有松散感也不会死硬死硬那种生涩。一脚刹车踩下去,很线性,不突兀,而且红色卡钳视觉效果也挺抓人眼球。不过动能回收调强的话,会有拖拽感,一开始没注意差点让副驾朋友喝水呛着。所以后来都放最弱档位,让整个驾驶过程更自然一些。
还有件事值得提一下,新M5 Ultra搭载的是华为鸿蒙座舱系统,还有DeepSeek大模型嵌入,说白了就是语音助手变聪明不少,可以帮忙处理很多细碎的小需求。有一次我边开边想听首歌,就随口喊一句,它居然准确识别出来并播放出来,比以前那些“你说什么?”、“请重述”省心多啦。另外副驾驶支持零重力座椅功能,上次老婆坐副驾一路睡过去,到家还舍不得醒,说比家沙发舒服……
智驾方面配备的是单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组合,据介绍城区和高速都可以用智能领航,不过这次市区道路有限,没有专门体验太久,下次准备拉着爸妈一起长途跑一趟,好好玩玩这个功能到底靠不靠谱。
但绕回来讲,每当想到价格问题,总归绕不开二十万出头这个坎儿。在25万级新能源SUV市场,现在卷得厉害,各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绝活,而问界新M5 Ultra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道各项分数都在线但没有特别爆炸亮点的大菜。如果不是对最新技术特别追求的人,其实它胜在成熟稳妥,用起来不用担心突然掉链子或者哪里毛病不断。而且空间配置啥的也挑不出刺,就是动力嘛……个人建议真别犹豫,多花两万直接选四驱吧,否则时间久了可能真的越开越觉得不过瘾。
对比这些年买过开的几台新能源SUV,我越来越相信一句话:预算允许的话,把钱花在真正影响日常体验的位置,比如动力、底盘、安全性这些地方,比什么虚头巴脑的新奇功能靠谱。当然如果你只是上下班代步,对速度要求一般,那现在这套后驱系统也是够用,只是不够爽而已啦!
今天写完这些,又想到去年陪兄弟修旧车折腾半天,还羡慕别人一步到位买现成省事,现在看来每个人选车思路不同,有人图稳定有人爱折腾,也许人生本来也该如此吧?以后遇见喜欢的新车型,再约几个老友一起试试看谁才是真正懂生活的人~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购车建议或汽车定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