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亚迪干了件让很多人有点摸不着头脑的事儿。
这家公司现在卖车是国内第一,车子往国外卖得也是风生水起,按理说,正是铆足了劲扩大生产、多造车多赚钱的时候。
可他们偏不,反而在郑州这个中原腹地,斥巨资建了个占地面积巨大的“全地形赛车场”。
消息一出来,不少人心里都犯嘀咕:这是什么操作?
车卖得好了就开始“不务正业”了?
有这个钱,多投入点研发,或者干脆给车主们降降价、多送点福利,不是更实在吗?
这事儿看着新鲜,但背后其实藏着比亚迪一盘很大的棋,咱们今天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从头到尾好好聊聊,看看这个赛车场到底是个啥,比亚迪又图个啥。
首先得说清楚,比亚迪建的这个地方,虽然名字叫“赛车场”,但跟我们平常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F1赛道完全是两码事。
传统的赛车场,说白了就是给专业赛车手比速度用的,普通人顶多买张票在看台上瞧个热闹,门槛高得很。
但比亚迪这个郑州赛车场,它的理念是“全民赛道,全场好玩”,意思就是,不管你是开车多年的老司机,还是刚拿驾照的新手,甚至你只是个对车好奇的观众,都能在这里找到乐子。
它更像是一个以汽车为主题的大型游乐园。
那这个“游乐园”里都有啥好玩的呢?
它可不是简单地画几条线让你跑跑圈。
里面的项目,可以说是把平常我们只能在电影或者纪录片里看到的驾驶场景,全都搬到了现实中,而且就在城市边上。
最让人震撼的,是一个叫“悬天沙坡”的大家伙。
这个沙坡可不是随便堆个土堆糊弄事,人家直接拿了两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个是“最高的冲沙测试场”,一个是“最大的冲沙测试场”。
它有多高呢?
差不多有29.6米,换算一下,快赶上10层楼那么高了,坡度还特别陡。
这相当于把内蒙古阿拉善沙漠里最刺激的冲沙体验,原封不动地搬到了郑州。
你想想看,在繁华的都市里,开着车一口气冲上一个十层楼高的沙坡,那种感觉,绝对比你在4S店里试驾绕两圈要刺激得多,也记得牢得多。
除了冲沙,还有一个专门给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U8准备的“浮水航行池”。
这个池子有70米长,最特别的是,它的侧面墙壁是用透明的大玻璃做的。
当仰望U8开进水里,利用它那个叫“易四方”的黑科技,在水里像船一样前进、转弯,甚至原地掉头的时候,你就在旁边看得一清二楚。
这就不是听销售讲PPT,也不是看宣传片了,而是亲眼见证一台好几吨重的车,真的在水里“游泳”。
这种亲眼所见的震撼,一下子就把“技术”这个听着很遥远、很冰冷的词,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让人张大嘴巴的事实。
它在告诉你,比亚迪的技术不光是说说而已,在关键时刻是真的能派上用场,能保证安全的。
此外,场地里还有二十多个不同的越野项目,都是模仿咱们国家有名的越野路线,比如川藏线的一些经典路段设计的。
有简单的土坡,也有复杂的交叉轴、炮弹坑,不管你是新手想体验一下,还是越野老炮想挑战高难度,都能满足你。
玩累了,旁边还有一个面积不小的露营区,你可以搭个帐篷,看着赛道上的灯光和天上的星星休息。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明白了,比亚迪建这个赛车场,根本目的就不是为了办什么专业比赛挣门票钱。
它的真正意图,要深远得多。
这第一层意思,就是消费观念的升级。
现在大家买车,已经不仅仅是买一个从A点到B点的交通工具了。
很多人买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身份认同。
为什么有的品牌车卖那么贵,还有人抢着买?
因为它不光是车本身好,还代表了一种文化和体验。
比亚迪现在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品牌注入这种强大的“文化基因”。
以前你买比亚迪,可能觉得它省电、省油,性价比高。
以后呢?
你可能会跟朋友炫耀说:“我开着比亚迪的车,冲上过十层楼高的沙坡!”“我亲眼见过仰望U8在水里开!”这种刻在脑子里的亲身经历,比任何广告都管用,它能建立起一种非常牢固的品牌好感度和忠诚度。
第二层意思,是让技术看得见、摸得着。
比亚迪这几年一直在讲“技术普惠”,就是把刀片电池、DM-i混动这些很牛的技术,做到普通家用车上,让大家都用得起。
但光说还不行,怎么让老百姓真正相信你的技术过硬、安全可靠?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亲身体验。
这个赛车场,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技术展示平台。
它把那些在极端环境下才能展现出来的性能,比如涉水能力、越野脱困能力、极限操控能力,都摆在你面前,让你亲自去开、去试。
这种体验式的营销,远比干巴巴的数据和华丽的广告词更有说服力。
它建立的是一种信任,一种对品牌技术实力的深度认可。
第三层意思,其实是一种自信的体现。
这种自信,不仅是比亚迪这家公司的自信,更是咱们中国整个汽车工业自信的缩影。
就在这个赛车场开业前后,比亚迪的出口数据也在节节攀升,今年上半年新能源车的出口量同比翻了一倍还多,车子卖到了世界各地,并且在很多国家都成了销量冠军。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强大的市场表现和技术积累作为底气,比亚迪才有能力和魄力,去做这种着眼于长远品牌建设的大手笔投资。
这说明我们的汽车品牌,已经从过去单纯模仿、追赶的阶段,发展到了开始引领潮流、定义新的用户体验和汽车文化的阶段了。
它在告诉全世界,中国车企不光会造车,更懂得如何与用户沟通,如何打造一个有深度、有温度的品牌。
这步棋,看似“不务正业”,实则是在为品牌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无比坚实的地基。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