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

关于那个什么什么日产Z Nismo,老实说,这名字一听就像某种保健品,专治都市人的不开心,吃了就能让你跑得比老板还快——但现实终归是现实,谁也逃不掉996和车贷。

汽车圈这点事,和娱乐圈差不多,不就是新瓶装旧酒,旧瓶装新酒,偶尔再来点瓶盖上的惊喜。

今天轮到日产Z Nismo在某个中国首秀亮相,气氛估计很热烈,现场灯光一打,大家都在认真假装兴奋,毕竟谁也不想被看成没见过世面的穷人,哪怕钱包只剩下买辣条的份儿。

说日产有点复古,是日产自己亲口承认的。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也难怪,毕竟中国人的情怀都被炒到了天价,连炒饭都能炒出“妈妈的味道”,更别说汽车了。

什么复古元素,什么硬核设计,听着就像是设计师被甲方虐了一百遍之后的自我救赎。

前脸格栅大到能塞下整个北上广的雾霾,造型扁到让“扁平化”四个字在PPT里哭出了声。

Nismo标识贴在扰流板上,仿佛在昭示着“我和普通人不一样,但我的下唇还是不够性感”。

高速时下压力增加,这倒是贴心,毕竟谁都知道中国高速上的最大挑战不是速度,而是拍照和限速。

下包围两侧还搞了个风刀设计,红色涂装,视觉效果确实提升了——就像你在朋友圈发自拍只加滤镜不加美颜,别人还是觉得你“好看,但不可信”。

侧裙、反光镜,统统来点红色装饰,哪怕买不起法拉利,也要在细节上向小红车致敬。

轮圈是Rays 19英寸的Nismo专用货,轮胎则是邓禄普SP Sport Maxx GT600s系列。

说实话,这轮胎名字一长,听着比我身份证号还复杂,估计能抵挡几次中年危机。

车尾就更有特点了,线条传统得像80年代的国营电视机,复古风格里浸着一股“往事只能回味”。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下扩散器做得很夸张,运动基因写在空气里,可惜大部分时间只能堵在三环或堵在地库门口。

动力部分可以说是这辆车唯一不太像情怀的地方,3.0T V6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26马力,最大扭矩521牛·米,传动系统只配了9速自动变速箱。

我猜日产的工程师在研发的时候一定反复问过自己:“我们都已经这么努力了,为什么还要配自动变速箱?”而答案大概是:“因为你买得起的,都是开得舒服的。”毕竟在中国,买手动挡的都是工程师,开自动挡的都是工程师的老板。

你以为车只是车吗?

大错特错。

车早就不是车了,车是“你是谁”,是“你能装到什么程度”,是“你朋友圈里发的那个下午”。

所以日产Z Nismo来了,来得不早不晚,像一份定制的焦虑,专门给那些对生活还有点幻想的人。

日产官方说,明年将引入国内,说得跟引进什么高科技一样,仿佛这个车能解决你家小区门口的电梯故障、能治愈你老板的拖延症。

其实不过是把国外的焦虑贴牌卖给中国人,再顺带把中国人的钱包变得更薄一点。

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在未来几年推出十款新能源车型,插混、纯电、增程——听着就像是某种减肥方案,承诺你三个月瘦十斤,其实最后你只瘦了钱包。

新能源车这事儿,说得热闹,做得寂寞,大家嘴上都喊着要环保,心里都想着怎么用一块电池撑起全世界所有的空调和WiFi。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东风日产这次也发了话,新能源车型要一波一波上,仿佛你买车不是买车,是买未来。

插混让你不插电也能混,纯电让你在冬天冻成狗,增程让你在加油站和充电桩两头跑,这三种技术合起来,勉强算是“全能型选手”,但如果你家楼下没充电桩,家里没插座,最后还是买辆电瓶车更实在。

说回日产Z Nismo,开这车出门,大概率是想体验一下“速度与激情”。

但在中国,速度一般是限速,激情一般是违章。

你以为自己是范·迪塞尔,其实你只是范伟,油门踩到底,前面是堵车,后面是交警。

426马力听着很唬人,但你要真敢在三环上试一试,分分钟就能体验“罚款与扣分”。

521牛·米,拧得过小区门口的保安,但拧不过交管局的摄像头。

这车的外观,说是复古,其实更像是复读。

汽车圈的设计师早已用完了所有灵感,只能在老照片里找素材。

前脸做得大,侧裙画得红,轮圈名字长,后尾线条硬——说白了就是“你不懂,我懂的”,懂的人一看是情怀,不懂的人一看是塑料。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扰流板写着Nismo标识,仿佛在宣告:“我是你买不起的普通车”,但实际上就像穿着AJ去赶地铁,谁都知道你只是穿得贵,不代表你能跑得快。

说到底,汽车行业是个讲故事的地方。

每一辆新车都在给你讲一个全新的故事,故事里有情怀、有速度、有梦想,但故事外面只有分期付款和油价上涨。

日产Z Nismo这次算是把“故事”讲到了极致,既有复古的外壳,又有性能的内核,还带着一丝丝对未来的憧憬。

你说它厉害吧,确实厉害;你说它贵吧,也确实贵;你说它适合你吧,不一定适合你;你说它适合你对象吧,更不一定,因为你可能还没有对象。

反正现在买车,已经不是买交通工具了,是买一种自我认同,是买一种能让邻居羡慕的理由。

日产Z Nismo首秀,现场肯定有一堆人举着手机拍照,然后发朋友圈,配文:“终于见到真车了,梦想之车!”底下评论一水儿:“真帅!”“牛逼!”“求带!”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真牛逼的是你敢买,真帅的是你敢开,剩下的只是“看热闹不嫌事大”。

东风日产又说了,未来几年还要推一堆新能源车型。

插混、纯电、增程,听着像是“三伏天防中暑套餐”,每一种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插混是“我既能插电又能混”,纯电是“我只认电不认人”,增程是“我充电不够还能加油”。

中国市场就是这样,什么都要“全能”,但最后谁都不太满意。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新能源车多了,充电桩也得多,电网也得跟上,结果都是你在停车场里排队等充电,到最后不得不感慨一句:“科技改变生活,但改变不了我的加班。”

日产Z Nismo的动力,确实很猛。

3.0T双涡轮增压,426马力,521牛·米,9速自动变速箱。

这配置放在国内,不出意外就是“你有我也有,大家都有”。

真正能开出性能的,可能只有老司机和交警。

大部分买家,都是在地库里比谁的排气声浪更大,比谁的车标更能唬人。

你说这车能跑多快?

其实大家都在等红灯的时候刷手机,谁在乎呢。

外观上的升级,说白了就是“让你更像个有品味的人”,但品味这东西,往往和钱包挂钩。

你有钱了,什么轮圈都好看,什么扰流板都像艺术品;你没钱了,连logo都像印错的。

日产Z Nismo中国亮相,明年引进,现场首秀-有驾

复古是一种情怀,硬核是一种态度,但面对现实,情怀和态度都得让位给停车费和油价。

有人说,日产是在中国市场上打出一张差异牌。

其实我觉得是“差异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还能坚持多久”。

中国的汽车市场早就卷到没脾气了,新能源在这边唱主角,燃油车在那边装情怀,最后拼的是谁能骗到更多人的眼泪和钱包。

日产Z Nismo不过是众多新车里的一个符号,象征着“我还在努力讲故事”,但听故事的人已经开始怀疑人生。

说实话,汽车圈的情怀越来越值钱,但买情怀的人越来越穷。

大家都在假装自己很懂车,朋友圈里发“技术解析”,实则连油箱盖在哪都不清楚。

日产Z Nismo来了,大家都在围观,像看春晚一样,谁也不敢说不好,谁也不敢说买得起。

最后还是那句话,买车如买命,买情怀如买梦。

我现在连做梦都觉得贵了,更别提买一辆426马力的车。

总之,日产Z Nismo首秀,东风日产新能源战略,全是故事,全是套路,全是你钱包里的无力感。

你说你喜欢性能,喜欢复古,喜欢硬核,喜欢新能源,喜欢一切能让你感觉自己不普通的东西,但现实终究是现实,车只是车,路只是路。

买车这事,最后还是那句老话:不管你开的是什么车,最终都得堵在同一个红灯下,听着同一个早高峰新闻,幻想着下一个周末能够远离一切。

愿梦想之车永远只停在你的朋友圈,毕竟梦想免费,油费实在太贵。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