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

从高端锂电到三千元档,小牛的转向与试探

那天在修车铺蹭茶,老刘师傅一边抹手上的机油,一边指着墙上挂的小牛旧海报,说:“当年这车一出来,咱这小城骑的人都觉得自己像进了城。”十年前,小牛刚上市时,那套高端锂电+流线外形,在满街铁架子、铅酸电池的年代,看着真是新鲜。万元级的定价,也让它成了“有点讲究”的代名词。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可最近我在路口等红灯,旁边一个快递小哥骑着崭新的NS Citi停下,他说是3449块提的新车,还带TFT彩屏和导航。我愣了一下——以前这些配置得花大几千甚至上万才摸得到,现在跑外卖的小伙子也能用灵犀转把、TCS防滑控制。听他说,这72V的电池充一次能顶他一天半单量,比他之前那台杂牌续航稳多了。

其实这种价格下探,不只是为了讨好年轻人或者跑单族。销售小王私底下跟我说,今年三季度他们店预估销量要涨四五成,就是靠NS系列撑起来的。他还悄悄翻给我看订单表,上面很多原本买过NQi系列的人,这次换车也直接选便宜款,说反正技术差不多,下地库、走乡道一样用。只是这样一来,高端车型就有点尴尬——据他说NQi季度销量比去年少了一截,有些老客户还问:“你们是不是以后不做贵的了?”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不过话又说回来,高端化真就没戏了吗?未必。我前阵子帮邻居换刹车片,他那台早期小牛虽然贵,但做工细节和减震调校还是扎实得很,在坑洼路面比现在不少便宜货舒服。这说明技术储备摆在那里,只是市场变了——消费者更精明,会算账:3000-5000元区间够用又耐造,为啥非得咬牙上万?市场调研数据也是这么个趋势,高价位增长乏力,中低段倒是在往上爬。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我去朋友开的二手行串门,他收了一辆九成新的高配NQi,本以为能卖个好价钱,结果问下来买家都嫌“太贵”,宁愿加装副厂配件改低配新款,也不想接盘旧高配。这事儿放两年前简直不可想象,当时谁要淘到高配二手,那叫一个抢手货啊。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所以对“小牛们”把灵犀转把、智能导航这些曾经独占鳌头的东西撒到全系,是风险也是机会。如果真能做到不同价格段都有竞争力,就算有人质疑品牌溢价下降,也可能换来更大的用户基数。而且别忘了,这类配置普及后,对整个行业都是推动——当3000元档都开始玩智能化,“拼价值”可能会取代过去简单粗暴拼价格的新阶段,到时候谁还能保持创新劲头,就见分晓了。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前几天雨夜回家,我在巷口遇见那个快递小哥,他笑嘻嘻举起手机让我看导航界面,说今天系统给他规划了一条避开积水的新路线,比平时早送十分钟。我心里琢磨,要是这样的体验越来越常见,也许我们谈论“小牛是不是还算高端”的方式,会慢慢变掉吧……至少,它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只站在远处仰望的大玩意儿,而是混进日常生活里的某种工具了,安静但一直动着。

小牛高端形象为何转向性价比,修车铺旧海报见证变迁,三千元新车背后的真相-有驾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