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发布半年报:利润大幅下滑,电动车战略收缩,中国市场继续面临挑战

11月7日,本田公司发布了2025财年上半年(2025年4月至9月)的财务报告。这份成绩单可谓“压力山大”:营收微降,但利润大幅缩水。对于关注本田,尤其是关心其在中国市场表现的朋友来说,这份报告里藏着不少值得细看的信息。

本田发布半年报:利润大幅下滑,电动车战略收缩,中国市场继续面临挑战-有驾
图片

一、 整体业绩:营收小降,利润暴跌,日子不好过

销售收入:10.63万亿日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5%。基本算是持平,小幅波动;

营业利润:4381亿日元,这个数字就比较扎心了,同比暴跌了41.0%;

归母净利润:3118亿日元,同样大幅下降了37.0%;

每股收益:76.30日元,去年同期是103.25日元。

简单来说,本田这半年卖出去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收入变化不大,但真正赚到手里的钱却少了近四成。这说明成本压力巨大,赚钱能力受到了严峻挑战。

二、 问题核心:全球电动车市场“刹车”+经济环境多变

利润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财报中明确指向了全球电动车市场的急剧变化。

1、市场环境剧变:北美、欧洲等地区的电动车市场扩张速度显著放缓,超出了本田最初的预期;

2、关税冲击:美国政策转向,对日本汽车加征关税(税率达27.5%)、还包括取消电动车购买税收优惠、放宽排放法规、给本田的电动车战略带来损失;

3、调整的代价:报告提及取消了一款特定电动车型的开发(是哪款车?)、停止或减少了根据某联盟协议共同开发的电动车型的生产(很大可能就是与索尼联合开发电动车项目)……所有这些损失和费用,都计入了“汽车业务”板块,这也是导致该板块业绩惨淡的直接原因。

本田发布半年报:利润大幅下滑,电动车战略收缩,中国市场继续面临挑战-有驾
图片

三、 四大业务板块表现:汽车业务依旧拖后腿,摩托车业务持续亮眼

1、摩托车业务:表现稳健,是本田非常赚钱且增长稳定的“现金牛”;

销售收入:1.93万亿日元,同比增长6.5%。

部门利润:3683亿日元,同比增长13.0%。

2、汽车业务:陷入亏损,是本次业绩的“重灾区”;

销售收入:6.86万亿日元(是摩托车业务的3倍多),同比小幅下降。

部门利润:亏损730.6亿日元(去年同期为盈利2580亿日元)。

3、金融服务业:收入微降,利润小幅下滑,但整体保持稳定;

4、动力产品及其他业务:规模较小,基本盈亏平衡。

四、本田电动化战略收缩

1、投资缩减:将2030年前纯电投资从10万亿日元降至7万亿日元;

2、目标下调:原本预计到2030年,电动车销量占比达到30%,现在这个目标被下调至20%;

3、混动优先:计划2030年混动车销量占比超60%,推出13款新一代混动车型。

五、 全年展望

本田对全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的业绩预期也是实话实说:预计全年营业利润仅为5500亿日元,同比预降54.7%;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000亿日元,同比预降64.1%;这意味着下半年形势依然严峻。

六、 中国市场何去何从?

在全球电动车战略放缓的大背景下,中国本土新能源品牌的却迅猛发展,给本田在中国的燃油车和电动车业务都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种压力虽然未在本次财报中量化体现,但无疑是悬在本田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战略摇摆的代价:此次本田的全球性战略收缩(北美和澳洲市场已经将重点放在混动车型上),可能会影响其在中国市场投放电动产品的节奏和决心,让其在已经“卷”成红海的中国新能源市场中进一步陷入被动。

未来的关键:对于本田而言,如何快速调整其在华的新能源战略,推出像丰田、日产一样推出走量且有竞争力的电动产品,并有效控制成本,将是其能否稳住中国市场阵地的关键。仅仅依靠过去在燃油车和混动技术上的口碑,无法应对当前激烈的市场变革。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