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几年前,我就记得有人跟我说:纯电车价格要逐步走亲民,不然没人买。当时我还笑,觉得那不过是行业趋势的预演,没想到这几年的变化有多快。
昨天,我在朋友圈里逛到一个参数,奔腾悦意03的最新版本上市,标配续航565公里——你相信吗?我还以为看错了,毕竟这个价(8.88万)还能拿到这么大容量的电池和这么长的续航,真是让我觉得又有点意外。市面上这类车要么续航短,要么价格猛涨,565公里算是踩到了一条难得的平衡线。
我记得以前看某个样本少的调研,纯电SUV续航在500-600公里区间的价格大概在8到12万之间——带点估算,因为样本不多。比起几年前,价格多在10万以上,现在明显在砍价,走量的思路看得更清楚了。你看,去年某品牌刚出个续航同样长度的车型,断断续续需要10万多,现在奔腾,直接把价格定在8.88万,感觉这是在拉低门槛。可能也算是行业的一个趋势吧。
我还翻了下笔记,发现它车身长4450mm、宽1860mm,高达1635mm,轴距2750mm。拿海外的一些同级SUV比,空间表现还算走得挺实在。那天朋友问我,能不能从实际用车体验判断,它的空间到底够不够?我觉得这个尺寸在城市家庭还行,毕竟座椅宽厚,后排空间不错,坐得舒服点。这样一比,和我之前试过的某辆同价位SUV相比,悦意03的后排腿部空间大约多出2-3厘米,实际感觉更开阔,特别是带全景天幕的那种。
说到研发,我感觉奔腾在电池匹配和能耗控制上,还是有点用心的。它用的是61.47千瓦时的磷酸铁锂电池,按我估算,充满电的成本在25元左右(这个数字估算,可能有偏差)。而且官方说续航565公里,照这个电池容量,百公里耗电大约是10.9千瓦时(用CLTC续航算法粗算),算起来,日常城市最低百公里成本不到3元,长途高速可能会高点,但整体还是挺低的。
我曾经观察过渠道销售的套路。有个修理工跟我抱怨,电池用几年后还是得换,自己估算也得5-6年,等于折旧到一半那会得掏不少钱。你觉得,厂商会不会考虑这个?毕竟,电池的耐用性,也是影响真实续航的关键。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这么长的续航,是否意味着它的能耗控制其实还挺聪明的?还是说,电池和车身设计(比如车身空气动力学)起了决定性作用?这段先按下不表。
那天我跟一个销售聊,他说最大的卖点就是便宜又大电池,其实他自己也没太深入这个数据背后的技术,只是简单说续航很厉害。我想,他是不是也在夸大一些?毕竟,很多消费者心里都明白,续航和价格不可能只靠一个电池容量说了算。
我还怀疑,奔腾这次是不是用了一点老司机的套路,把少量的技术干货包装成亮点——比如封闭式前脸,其实这不过是降低风阻的典型手段。说不定,实际空气动力学表现并没有那么牛,只是‘看起来’酷。
最让我觉得有趣的是,车里用的半隐藏式门把手,看得我直想,这技术难不难?哪都能看到,可能这也是个趣味点,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
我还记得有个天马行空的猜测:是不是未来的车,都得像手机那样,能随时升降或者变形?不太可能吧,太复杂。还是说,车内的科技感,反而越看越像豪华小玩具了?
你们会买吗?这个价位、这个尺寸、这么大的续航。其实我挺疑惑,消费者最看重的还是安全+续航+尺寸这三块,哪个更刚性?我自己想想,安全搞不好得优先,有了续航才敢长途作战。现在看很多车,安全配置也都跟上了,但那感觉还是要靠用户自己去感受——哪一辆车开起来顺手,才是真正的魅力。
说到这,我突然觉得:其实我没细想过,线控转向、底盘调校到底离我生活有多远。只是在街上看开跑车调转方向,那种感觉真得像王者归来。小小的细节,可能隐藏着大智慧。
最后我想问:在续航和价格之间,消费者应该更偏向哪个?又或者,未来你觉得最重要的增值点,是不是其实还是车里的某个细节体验?
(这段时间我在车库看到一只灰色的小猫,偷偷钻进了后备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