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往皆为序章”,这话,当下品来,别有滋味。
说起车标,你脑海里浮现的是什么?
奔驰、宝马、奥迪,或是特斯拉?
眼下,咱们自个儿的品牌也开始铆足劲头了,而且这股劲儿使的方向挺妙,直接从老祖宗的甲骨文里寻摸灵感!
近来,仰望U8L着实赚足了眼球。
何故?
因为它别出心裁地将甲骨文的“电”字,以及象征权柄的“鼎”形,巧妙融入了车标与前脸设计中。
这一手,既显魄力,又颇具吸引力。
事情是这样的:上海车展之上,仰望U8L甫一亮相,便引来一众瞩目。
细瞧之下,大家发觉这车标颇有门道,定睛一看,竟是古老的“电”字!
再看车头造型,又酷似庄重的鼎器。
厂家的解读也颇为直接,以“电”喻示新能源科技,以“鼎”象征一诺千金。
此事,可大可小。
它折射出本土品牌日益增长的自信,以及更加积极地开掘自身文化积淀的意愿。
回想过去,一些车企恨不得自家车标与舶来品如出一辙,唯恐他人不知其“洋货”身份。
而今呢?
直接将老祖宗的文化符号搬上台面,这又说明什么?
说明咱们有底气了!
这份底气,并非凭空而来。
它的背后,是蓬勃发展的中国制造,是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更是日渐坚定的文化自信。
提及文化自信,不由想起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那些默默奉献的工匠们,凭借精湛技艺,修复一件件饱经沧桑的文物,他们所修复的,不仅是器物本身,更是绵延不绝的文化血脉。
还有日渐风靡的汉服,街头巷尾身着汉服的青年身影,不正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写照吗?
仰望U8L将甲骨文元素融入汽车设计,与上述种种,实则异曲同工。
它不仅是设计上的别出心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一种身份认同的彰显。
当然,或许有人认为,这不过是一种营销手段?
将甲骨文置于汽车之上,就能代表中国制造的实力了吗?
我却认为,无论是宣传也好,创新也罢,重要的是它能否引发大众的思考。
它能否促使更多人关注中华文化,关注中国制造。
正如广东首位仰望U8车主罗鑫华,他由一名裁缝学徒成长为年营业额达十亿的品牌创始人。
他选择仰望U8,不仅因其外形出众,更在于他对中国制造的认可,以及支持民族品牌的决心。
所以,仰望U8L以甲骨文惊艳四座,不仅是汽车厂商的一次营销活动,更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一次有力展示。
我们期盼,未来能涌现出更多的本土品牌,从自身文化根脉中汲取力量,创造出更多富含华夏特色的产品。
让世界见证,中国不仅是“制造”,更是“智造”,更是“创造”。
我们有理由深信,属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华丽篇章,方才拉开帷幕。
而我们,都将是这一伟大进程的见证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