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

讲真,最近总有人问我,说想买个省油的车,在“油混”和“插混”之间反复横跳,问我怎么选。

我跟他说,朋友,这已经不是一个选择了,这是一道送命题。

你现在去买一台除了丰田和本田自己,狗都不理的油电混动,这已经不是智商税的问题了,这是在用自己的真金白银,给一个正在被时代浪潮拍死在沙滩上的旧神,举办一场盛大的、充满行为艺术的葬礼。

你就是那个唯一的、穿着黑西装的付费观众。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当下的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什么温良恭俭让的商业竞争了,这是你死我活的黑暗森林,是修仙小说里的“夺舍”现场。大家不是在做蛋糕,大家是在掀桌子。甚至都不是掀桌子,是直接把对方的厨房给点了,最好连煤气罐一起端走,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在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癫狂环境里,油混车的存在本身,就显得特别的格格不入,特别的荒诞。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几年前,大家买油混,图个啥?图一个看上去很美的“节能”。销售顾问会一脸真诚地告诉你,我们的车,不用充电,自己发电,一箱油跑一千公里,百公里油耗5升,简直是永动机转世,是工业奇迹的化身。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666?

但现实是什么?现实是,这个“5升”的油耗,是一个存在于实验室里的“压缩毛巾”,看着挺大,一到你手里,被中国特色的早晚高峰一泡,立刻缩水。我之前那台30多万的油混SUV,在市区里但凡堵个车,油耗轻松给你干到9升往上,就算跑高速,也要7升。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它省吗?它确实省,但省得非常有限,跟同级别的纯油车比,大概也就省个10%到15%。

然后最魔幻的地方来了。为了这点“微不足道”的节省,你得多花钱。一台油混车,比配置差不多的纯油版,贵个一两万都是常规操作。

我给你算笔账。当年我那车比燃油版贵了8000块,百公里油耗低1.6升。一年就算我开1.2万公里,油价算8块,一年能省下来的油钱是1.2万公里 ÷ 100公里/升 × 1.6升/百公里 × 8元/升 = 1536元。

8000 ÷ 1536 ≈ 5.2年。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我得开五年多,才能把当初多花的钱给省回来。这还是在油价坚挺的情况下。问题是,现在有几个人一辆车能开超过5年?这不纯纯的大冤种行为吗?你以为你在理财,实际上你在做慈善。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这还只是跟自己比。一旦把插混车这个“雷电法王”拉进战场,油混车直接就被秒得渣都不剩。

插混是什么?插混就是不装了,摊牌了。

它的核心逻辑简单粗暴:有电就用电,没电再用油。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每天上下班通勤就20多公里,开插混,一个礼拜充两次电,成本低到可以忽略不计,我甚至都忘了加油站长啥样。我小区那个充电桩常年被一个送外卖的电瓶车占着,我都怀疑他是不是把那儿当家了。

就算你没充电条件,就当个纯油车开,它的油耗也基本和油混车打个平手,甚至更低。但人家给你的东西,那可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驾驶体验,这是最诛心的一点。开过插混,你再回去开油混,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刚从网吧五连坐的狂欢里出来,然后你妈逼你回去写《五年高考三年模拟》,那种落差感,能让你心态直接爆了。

插混车,电机驱动,起步就是巅峰,红绿灯一亮,一脚电门下去,7秒破百,直接把旁边的车甩在身后吃灰。而油混车呢?慢吞吞的,发动机还要思考一下人生,吼半天才能晃晃悠悠地走,零百加速8.8秒,后面的大哥能把喇叭按出电音。真的,那种憋屈感,谁懂啊?!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然后是配置。国产插混的军火库直接拉满,什么大屏、辅助驾驶、360全景,跟不要钱一样塞给你,内饰恨不得给你包上Nappa皮。而同价位的油混车,中控屏小得像个老年机,倒车影像要选装,内饰硬塑料一摸一手油。都什么年代了,谁还愿意住这种“毛坯房”啊?

如果说以上这些都还只是产品力的碾压,那政策的“偏心”就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不,是最后一吨稻草。

在政策眼里,油混车是什么?它不叫“混动”,它叫“燃油车”。

这意味着,你要拍牌,你要交购置税,你要被限行。而在另一边,插混车挂着绿牌,就像拿着一张VIP通行证,免购置税省一万多,在一线城市光一张牌照钱就省下小十万,高峰期还能在路上自由穿梭。

这笔账一算,差价够你买一台五菱宏光MINI,还能剩下钱天天去吃疯狂星期四。就问你怕不怕?

最惨烈的,是二手车市场。这里是所有谎言的终点,是价值的最终审判庭。我那台落地35万的油混车,开了三年,车商含泪给了我16万,折损率高到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而同期的插混车,因为绿牌的稀缺性,保值率能坚挺在60%以上。

这就是掀桌子式竞争。当一个新物种带着“任意门”和“金钟罩铁布衫”下场的时候,你作为一个还在用“龟壳神功”的旧时代生物,你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现在这些国产插混,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给你放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有点像个怨妇,对着前任(我的那台油混车)疯狂输出。

当然,天天充电也挺烦的,有时候真怀念一脚油门说走就走的油车时代。但现实就是这么个现实,插混就算电池废了,它最差也是一台高配置的油混车。但油混车呢?它从出生那天起,上限就已经被锁死了。

所以,现在还买油混的,图啥呢?可能图的就是一种情怀,一种对旧时代秩序的坚守,一种“我不信,我不听,我就要”的偏执。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诺基亚的时候,你就懂了。

我不懂,但我尊重,并且觉得你们开心就好。

油混vs插混:我用3年血亏19万的代价,告诉你谁才是“大冤种”-有驾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