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新能源车销量大洗牌:小米SU7爆火,蔚来回归2万俱乐部
五一假期刚过去没几天,我还在纠结去哪玩、堵不堵车的时候,朋友圈就被各种新能源销量榜单刷屏了。哎,这年头买个电动车,跟追剧似的,每个月都得盯着榜单看热闹。这次4月的数字真有点意思,说出来你别不信,小米SU7居然把Model 3拉下马了!蔚来也总算又混进2万辆俱乐部。感觉整个新能源圈,都像我那台老电瓶一样——随时可能冒出点新动静。
先说比亚迪吧,人家依旧是王者风范。38.01万辆,一个月卖出去快赶上我家小区一年换灯泡的钱数了,同比增长21.33%。身边有个表哥就是比亚迪死忠粉,上次喝酒他还说:“这车啊,不光省油(哦对,是省电),连保养都懒得去。”每次看到他朋友圈晒公里数,我就想问一句,你到底啥时候能把座椅套洗一洗?
不过,比亚迪高端化这事儿也不是吹的。方程豹和腾势品牌一个月都破万了。有朋友开腾势,说“坐进去像坐沙发”,结果前两天后排掉了一根头发,他媳妇非要拆座椅找出来……高端生活嘛,就是这么细节。
再聊聊零跑和小鹏,新势力里头今年真的是谁卷谁疯。我一个同事去年还嘲笑零跑名气太低,这会儿人家41039台交付量直接打脸,同比暴涨173%,1-4月累计12.8万辆多一点。B10上市刚满一个月就批量交付1万台,而且中高配占95%,激光雷达装机率也是杠杠滴。我隔壁邻居订了一辆B10,还特意等到激光雷达版才下手。他说:“反正等都要等,多花点钱图个心安呗。”结果提回来第一周就被老婆拿去超市买菜用……科技感全给白菜蘸酱汁冲淡了。
小鹏也不含糊,连续6个月交付超3万,这波273%的同比增长让不少人直呼离谱。今年1-4月份,小鹏累计13万辆多一点。有网友调侃:“MONA M03八个月十万台,下线速度堪比楼下包子铺。”P7+上市5个月,第5万辆已经下线,有种做手机流水线那味儿。但最逗的是纯电MPV X9,两周蝉联纯电MPV交付第一。有宝妈群友直接在群里喊话:“以后幼儿园门口都是X9,到底是送娃还是送快递?”
理想汽车呢?虽然环比略微掉队,但整体还是稳健派代表。四月份33939辆,同比增长31.6%。他们家的MEGA Ultra智能焕新版、MEGA Home家庭特别版,还有L6智能焕新版,全在上海车展扎堆亮相。我朋友原本琢磨着入手L系列新款,现在愣是按兵不动,“等等党”属性拉满。他原话可搞笑,“理想更新太勤快,一犹豫发现又出新款,我怕刚提完第二天变库存。”
然后重点来了,小米SU7!这一波操作属实猛男本色——28000多台单月交付,今年前四个月已破10万。这让我想到之前抢手机那个劲头,现在订车最快也得9个月才能提。“限制小米销量的只有产能”,官方这句话听起来贼带感。我一哥们去年年底脑袋一热定了一辆,现在天天掰着指头算日子,还专门做倒计时桌面背景。他媳妇忍无可忍地吐槽:“再这么念叨,再好看的内饰我都腻歪!”据说第二款YU7马上六七月份要来了,又是一场“拼手速”的大戏。
讲真,小米只靠SU7这一张牌,就能把Model 3干趴下,也难怪网上讨论炸锅。“产能焦虑”成段子梗,有网友留言:你们造慢点,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喘口气行吗?
蔚来这边也是终于松口气重回2万元俱乐部啦!23900辆,同比涨53%,环比更夸张58%增幅。一位资深蔚友自豪地晒数据截图,“737,558辆累计交付,我们‘蔚’粉终于扬眉吐气”。乐道品牌现在逐步爬坡,不过跟预期还有差距。据说明年firefly萤火虫正式上市,比预售价便宜整整4万元,那些观望的小伙伴估计要蠢蠢欲动咯。不过老司机提醒一句,新品周期别瞎冲,等等5566新款或许更香。
极氪科技表现也挺稳当,总共41316辆,同比增长18.7%。其中极氪13727、领克27589,各自分工明确。在上海车展上全球首发旗舰SUV 9X,据称拥有8项全球之最(具体啥最没细研究),预计三季度上市。不知道会不会成为下一波网红车型?身边极氪用户反馈最多的一句就是“动力足空间大”,但副驾驶容易晕,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哈~
岚图这个央国企选手,也悄咪咪突破万人关卡,一举10019台,同比飙升150%。而且已经2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在国产高端新能源领域立住脚跟。今年FREE+升级车型搭载华为乾崑辅助驾驶HUAWEI ADS 4和鸿蒙座舱5.0,下半年开启预售。一位IT男同学表示,看重辅助驾驶系统升级,“毕竟通勤路上自动跟停少走神”。
吉利新能源表现很硬核啊,12.5万辆创历史纪录,占总销量54%——翻倍增长144%不是闹着玩的。但广汽埃安稍显尴尬,本以为UT上市后可以爆发一下,可惜28301台反而环比跌17%。有人调侃“UT到底U在哪?”其实主要还是行业结构调整压力明显,大环境影响消费者观望情绪呗。
对啦,说到观望情绪插播一个故事:老丈人最近一直嚷嚷换纯电SUV,每晚饭后必定打开各平台刷视频,然后开始复读机模式,“现在换合适吗?补贴还有没有?充一次多少度?”每次听完他的灵魂拷问,我都有种自己变成客服机器人的错觉……
最后总结一下吧,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是真的卷出了花样。从传统巨头到新晋黑马,从自主品牌到合资阵营,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独门绝技。不管你喜欢什么风格,是偏向务实派、科技控还是颜值党,总有那么几款让你眼馋心痒。不过话又说回来,无论哪家卖得好,其实最终决定权还在咱们消费者自己兜里那张银行卡和钱包厚度!
唉,说起钱包厚度,有没有兄弟姐妹因为摇号/限购/预算纠结过,到底该早点抢现货还是继续当等等党?欢迎分享你的奇葩购(蹲)车经历或者曾经踩过哪些坑,让大家一起取取经、不踩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