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汽车界的“迷惑行为大赏”需要一位代言人,创维汽车必定当仁不让。这个以电视闻名的品牌跨界造车后,凭借一系列清奇操作,成功将“养生”与“危险”无缝衔接,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黑色幽默剧。
一、健康与安全,创维的“薛定谔式造车哲学”
创维创始人黄宏生曾激情宣言:“开创维汽车,寿命延长30年,车主可享百岁人生!”为了佐证这一“医学奇迹”,黄老板亲自躺进车内展示“帝王级午睡舱”,宣称自己的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溃疡都在车上痊愈了。然而,当中汽研(C-NCAP)的碰撞测试成绩公布时,创维EV6却以综合得分率39.9%的“史诗级拉胯”表现,喜提“一星差评”,甚至在侧面柱碰撞试验中直接斩获0分。网友锐评:“这是要让车主提前30年见阎王?”主打“健康续命”的车,连基本安全都保障不了,堪称“养生界的泥石流,汽车界的冷笑话”。
二、迷惑营销:从“人血馒头”到“赛博玄学”
创维汽车的营销团队深谙“蹭热点学”。小米SU7事故后,创维火速推出海报:“自上市以来,交通事故0死亡!” 然而,其年销量仅万余台,网友调侃:“车都卖不出去,当然0死亡!”更离谱的是,创维将车内配置包装成“修仙神器”:非接触式测血压、脑电波催眠眼罩、体感音乐座椅……仿佛买了这辆车,就能从“打工人”秒变“修真者”。可惜,这些功能在用户眼中,不过是“汽配城改装店看了沉默,中医养生馆看了流泪”的智商税。
三、销量困境:网约车撑起的“虚假繁荣”
创维汽车的销量数据始终徘徊在行业边缘,2023年仅售出1.86万辆,距离黄老板“年销25万”的宏伟目标堪比地球到火星的距离812。为充门面,创维将大量车辆投放网约车市场,与租车平台合作,甚至招聘司机“自产自销”12。路上偶尔可见的创维汽车,多半贴着“XX专车”标签,网友戏称:“这车最大的用途,大概是帮司机师傅在接单间隙补个觉。”
四、跨界造车的终极奥义:讲故事比造车重要?
从“天美ET5”到“创维EV6”,黄宏生用十年时间证明:改名或许能换皮,但换不了命。创维的造车逻辑,宛如一场大型行为艺术——用家电思维造车,用保健品话术卖车,用网约车数据撑车。当同行卷智能驾驶、拼续航技术时,创维坚持“健康是1,其他是0”,结果用户发现,这“1”是创维自己吹的,“0”却是实打实的碰撞测试得分。
结语:荒诞背后的行业镜像
创维汽车的跨界之旅,像极了中年大叔硬闯电竞圈——情怀有余,实力不足。但这场闹剧也折射出行业的残酷真相:风口上的猪能飞,但没翅膀的猪终究会摔成“红烧肉”。或许某天,当黄老板在创维汽车里午睡时,会梦见老干妈造车的新闻,然后欣慰一笑:“看,还有比我更敢想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