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比亚迪吉利双雄竞逐推动行业升级

这场“国产一哥”的争夺战,越来越有意思了。

单看2025年10月的批发销量,比亚迪44.17万辆,吉利30.71万辆,差距确实不小。但如果我们把目光转向更能反映市场真实需求的零售数据,画面就完全不同了——比亚迪25.59万辆,吉利旗下品牌合计20.93万辆,差距瞬间缩小到4.5万辆。

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比亚迪吉利双雄竞逐推动行业升级-有驾

这个数字变化背后,是整个市场格局的微妙转变。

比亚迪的领先地位毋庸置疑。从2022年开始,它已经连续三年稳坐销冠宝座。特别是在新能源领域,比亚迪的先发优势相当明显。但吉利汽车的追赶速度,确实超出了很多人预期。35%的同比增长,12%的环比增长,这样的增速在任何行业都值得关注。

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比亚迪吉利双雄竞逐推动行业升级-有驾

那么问题来了:吉利凭什么能快速拉近距离?

关键就在技术布局的节奏把握上。混动技术方面,比亚迪的DM-i确实早先一步打开了市场。而吉利很快意识到了多挡DHT的市场接受度问题,迅速转向单档EM-i研发。到2025年,基于EM-i技术的多款混动SUV已经成功推向市场,这个转身相当漂亮。

智能驾驶的竞争更是精彩。比亚迪“天神之眼”方案覆盖范围很广,从入门到高端都有布局。吉利则在2025年4月对“千里浩瀚”系统进行了重要升级,现在极氪、领克等多个品牌车型都已经搭载。两家的智驾方案各具特色,但目标一致——让智能驾驶更快普及。

最让人兴奋的是三电技术的你追我赶。比亚迪展示了580kW电机技术,吉利就亮出了600kW高性能电机。充电技术上,兆瓦闪充与1200千瓦超充的竞争,直接推动了整个行业充电标准的提升。电池方面,刀片电池和短刀电池的技术路线之争,也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比亚迪吉利双雄竞逐推动行业升级-有驾

产品层面的对标就更直接了。银河M9对唐L,星耀6对秦L,极氪9X对腾势N9——这种针尖对麦芒的竞争,反而激发了双方的创新活力。

笔者认为,这种良性竞争对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怎么形容都不为过。它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模仿和跟随,而是基于各自技术积累的正面较量。比亚迪在电动化领域的深厚积淀,遇上吉利在智能化、高端化上的快速突破,形成了很好的互补效应。

从消费者角度看,这绝对是个好消息。更先进的技术、更具诚意的价格、更用心的产品设计——所有这些竞争带来的实惠,最终都落到了用户手中。根据乘联会2025年11月发布的最新数据,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零售份额已经突破60%大关。这个数字背后,比亚迪和吉利的双雄竞逐功不可没。

自主品牌份额突破60%:比亚迪吉利双雄竞逐推动行业升级-有驾

现在,2025年还剩下最后1个多月。按照往年规律,年底往往是汽车销售的传统旺季。两家企业都在摩拳擦掌,为年度收官之战做着准备。接下来的销量表现,很可能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无论最终谁能在年度总销量上略胜一筹,中国汽车工业都是最大的赢家。这种高质量的内生竞争,正在推动着国产汽车品牌整体向上的步伐。

#汽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