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能源F4集结:一汽奥迪Q6L e-tron静态体验记
新车刚出来那会儿,群里有人半夜发了张图,说“这车预售价定了,35.3万起”。我正好刷着手机,一下子精神了。其实比起价格,我对这台Q6L e-tron印象最深的,是从它还在画图纸的时候就被各种爆料盯上。前后也有大半年吧,从申报到试驾,每一步都有人在琢磨它是不是能成2025年纯电SUV里的头牌。
后来身边几个朋友开始讨论所谓“新能源F4”,就是明年纯电中大型SUV市场里头几款狠角色——小米、问界、理想,还有这个一汽奥迪。大家都说,这回Q6L e-tron可能真能站C位。我心里其实还有点嘀咕:德系做电动车,到底跟国产品牌卷到啥程度?
说实话,第一次见到实车,是在一个不大的展厅角落,那天人挺多,但它就那么安静地停着,日行灯和尾灯偶尔闪一下花样,有种莫名的仪式感。我还特意摸了一下门把手,不是那种浮夸的隐藏式,而是比较顺手的传统设计。销售悄悄告诉我,这个门把手带加热功能,在东北冬天早晨开门不会冻手。这细节之前真没听谁提过。
进到车内,又是另一番感觉。双联屏外加副驾娱乐屏,看起来科技感满满,但用起来倒没那么复杂,中控两侧软包一直延伸到门板,有点像小时候家里的沙发围栏,把人圈得挺舒服。有意思的是,我坐副驾驶时发现座椅靠背长度比以往老款A6长了一截,而且填充物软硬适中——师傅调侃说:“你们年轻人腰不好,这回可省去买护腰垫的钱。”
音响方面,其实大多数时候大家只关心品牌。但Bang & Olufsen配20个扬声器,还专门为中国用户调教过低频输出效果。据说有个老哥拿自己收藏的黑胶录音,说低音炮位置选得巧妙,不会轰脑袋。这些都是实际体验才知道的小事儿。
动态部分最让我惊讶的是动力响应。我以前总觉得纯电奥迪应该主打平顺,但开起来之后才发现,加速踏板特别跟脚,无论轻踩还是深踩,都能很自然地给出反馈,没有那种突兀或者拖泥带水。不止一次听修理厂王师傅念叨:“现在不少新势力参数唬人,可一脚油下去不是窜就是慢半拍。”但Q6L e-tron完全没有这种毛病,减速时松开踏板也很线性,不会让乘客晃来晃去。
底盘悬架也是聊资之一。有次我们几个拉着家人在高架桥上下匝道,本以为这么重的大块头多少要侧倾一下,可实际感觉却非常稳当,小孩甚至睡得更香。据维修工友透露,这套空气悬挂用了自适应阻尼系统,还带路况预判功能,不过这个功能菜单藏得有点深,一般试驾没人演示,也难怪很多人不知道。
NVH表现同样值得说道。我特意挑了一段铺装一般的小区路面跑,高频胎噪和风噪基本被隔绝掉,只剩下一点轻微马达声。如果打开音乐,全车氛围灯还能根据节奏律动,好像临时变成小型KTV似的。这玩意儿别看花哨,其实对喜欢夜间自驾的人来说很解压。不过群友小刘吐槽过一次,说氛围灯颜色太多容易眼花,他老婆上周还误碰成粉色模式,把他吓一跳,以为系统出bug了……
智能化配置方面,新鲜劲不少,比如88英寸AR-HUD抬头显示,大概等于挡风玻璃直接变导航屏幕。但我觉得更靠谱的是激光雷达清洗装置——东北冬天下雪,道路盐渍糊住传感器,经常导致智驾失灵。而这个清洗喷嘴据售后技师讲,用普通玻璃水就行,也不用担心堵塞,比某些进口车型省事多了。另外华为乾崑智驾技术也引进来了,不过实际体验下来,它不像某些新势力一样爱抢方向盘,更偏向辅助而不是替你全包揽所有动作。
再提一句冷知识:官方宣称快充可以十几分钟补进200公里续航,上次亲测倒没这么夸张,大约二十分钟不到一点勉强冲进去150公里吧。当然这跟外部温度、电池余量都有关系,所以别信那些宣传极限值,当参考就行。宁德时代107kWh三元锂包算厚道,就是维修成本估计不便宜,将来换模组估计要排队(听隔壁保养店老板闲聊)。
智能语音交互也是亮点之一,可以识别方言,我试着用东北话喊“小欧帮我查导航”,竟然真的反应过来了,还给配专属Avatar形象,据称可以克隆主人声音做播报,不过我觉得还是原声更习惯一点。此外五块大屏之间切换流畅度不错,就是副驾驶娱乐屏偶尔卡顿,据销售解释可能与后台APP兼容有关,他们正在推送更新解决。
至于四驱版本有没有必要选?老司机赵叔建议,如果主要市区通勤,两驱足够;但如果经常跑郊区或者北方冰雪天气,上四驱保险。他去年冬天因为单驱版陷雪窝差点叫拖车,所以今年坚决要换四驱。“买贵的不一定最好,但合适自己的才是真理。”他说完又补一句,“不过现在修理费涨价太快,你们年轻人以后还是少造作。”
最后再扯远一点。一汽奥迪本地化生产虽然早已不是什么新闻,可这一代Q6L e-tron据内部员工透露,从供应链管理到质检标准依旧按德国流程走,并没有因为国产而缩水。有熟悉生产线的人私下讲,他们连螺丝批紧力度都规定死死的,为防止后期异响返修率升高。这细节或许只有真正拆解或长期使用才能体会出来,现在只能先信他们的一面之词吧!
转眼八月上市日期越来越近,各类群消息越传越杂,有怀疑价格虚高,也有期待首批优惠政策,还有关心二手残值走势……不过对于追求豪华品质又想尝鲜智能科技的人这台“德味”十足的新旗舰,总归值得琢磨琢磨。如果哪天街坊邻居突然问起我的购入心得,大概率先推荐他们找机会亲自坐进去感受一下,再决定钱包掏不掏就是另一回事啦!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相关信息零散来源于厂商发布、用户口碑及维修技师经验分享等渠道。如需深入了解,请结合自身需求甄别采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