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 Grecale Folgore 纯电 SUV 经销商报价已降至 35.88 万元起,较官方指导价 89.88 万元直降 54 万元,降幅达 60%(约 4 折)
这款 2024 年底才在华推出的首款纯电 SUV,配备宁德时代电池,CLTC 续航 533 公里,支持 800V 快充
更令人震惊的是,降价后的纯电版价格比自家燃油版 Grecale(优惠后 38.08 万元)还要低
经销商解释为 "清库存、亏本卖" 的 "买断包销" 行为,与官方无关
2024 年玛莎拉蒂在华销量仅 1,228 辆,同比暴跌 71%;2025 年前 5 个月更降至 384 辆,9 月单月仅 38 辆(同比 - 87%)
曾经年销 1.44 万辆的辉煌已恍如隔世,市场份额萎缩至几乎可忽略不计
同期,其他超豪华品牌也出现下滑:宾利 (-25%)、劳斯莱斯 (-40%)、法拉利 (-26%)、兰博基尼 (-27%),但跌幅均不及玛莎拉蒂惨烈
"跑车皇后",与保时捷、法拉利比肩,主打意大利奢华 + 赛道基因
价格区间:65.08 万 - 198.80 万元,象征社会地位与财富
核心竞争力:燃油车时代的独特声浪、手工工艺与稀缺性
电动化转型严重滞后:首款纯电车型 GranTurismo Folgore 直到 2023 年才推出,比竞争对手晚 3-5 年
产品力与定价严重脱节:被批 "高价低配",智能配置落后于新势力
中国新贵审美转向:更青睐科技感强、迭代快的本土高端品牌或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
经销商 "骨折价" 虽短期提升销量(有门店两天售 10 多台),却彻底破坏品牌溢价
二手市场价格随新车暴跌而跳水,形成 "买得起养不起" 的尴尬局面
品牌形象从 "身份象征" 沦为 "打折货",与小米 YU7、特斯拉 Model Y 等 30-40 万区间新势力正面竞争
母公司 Stellantis 削减 15.9 亿欧元研发预算,导致 MC20 Folgore 电动超跑项目 "胎死腹中"
电动总裁和 Levante 纯电版被迫推迟至 2028 年,电动化战略严重缩水
已推出的电动车型技术参数落后:Grecale Folgore 零百加速 4.1 秒,不及 20 万级国产电动车
过度依赖燃油性能叙事,却被电动车 "降维打击":20 万元电动车加速性能已超百万级燃油跑车
电动车型基于老旧平台改造,而非专属电动架构,续航和充电效率受限
智能化水平与中国消费者期待差距巨大,缺乏本土化适配
从 "微商营销神话" 到销量崩盘,品牌调性已模糊不清
频繁更换管理层(近两年三次换帅),战略连续性遭破坏
在华经销商网络萎缩,售后服务质量下滑,进一步削弱用户信心
承认在华已无法维持传统超豪华定位,转向 **"高端性能品牌"**,与保时捷 Macan、宝马 X5 等竞争,而非劳斯莱斯、宾利
重新定价策略,推出 "中国特供版",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性价比但保留品牌核心价值
集中资源开发专属电动平台,提升三电系统性能,实现与新势力的技术对等
利用品牌在设计和操控上的传统优势,打造 "电动化 + 意式美学 + 赛道基因" 的独特卖点
借助 Formula E 赛事经验,强化电动性能叙事,与燃油时代的品牌精神形成延续
告别过去 "暴发户象征" 的营销,转向 "低调奢华 + 性能纯粹" 的新形象
通过限量版、定制化服务等方式,重新营造稀缺感,而非一味降价求量
加强与中国年轻一代消费者的沟通,理解并融入他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玛莎拉蒂正站在品牌历史的十字路口:要么放下 "超豪华" 的身段,在电动时代重新定义自己;要么继续沉迷于过去的辉煌,在价格战中彻底失去品牌灵魂。
对于消费者而言,当下或许是入手玛莎拉蒂的好时机,但对品牌而言,这场 "骨折式降价" 绝不是长久之计。三叉戟能否重获锋芒,关键在于能否在电动化浪潮中找准新定位,重新建立与中国市场的情感连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