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

所以,智己LS9在那个什么工业博览会上,不装了,摊牌了。名字都不用自己想,网友直接给封了一个“陆家嘴大揽胜”。这操作属于什么?属于典型的修仙小说里,刚筑基的小修士,出门就给自己挂个“小xx仙尊”的牌子,就问你怕不怕?生怕别人不知道你那点小心思,那点想一步登天,直接在陆家嘴核心区原地飞升的野心。上汽这波,属于是把焦虑两个字,用激光刻在了LS9的车顶上。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这事儿就有意思了。现在的车圈,已经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了,这是标准的黑暗森林,所有人都在玩命。你以为大家是在造车吗?不,大家是在造高达,随时准备开启“精神力骨架”模式,把对手驾驶舱都给撅了。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对手的餐厅给爆了,让他没饭吃。所以智己搞出这么一个大家伙,目标非常明确,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为了给这台车“渡劫”增加成功率,场面上的事儿必须做足。你看,新闻里说了,上汽总裁都亲自下场盯项目了,每周都要问。这叫什么?这就叫“老祖出关,亲自护法”。生怕这根独苗在飞升的路上,被哪个不讲武德的友商一板-砖拍下来。这种姿态,就是一种表演,演给市场看,演给用户看,演给内部看,告诉所有人:我们all in了,这波要是输了,以后集团食堂的茶叶蛋都得减半。TMD,这简直要把友商逼死!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然后就是这车的核心,他们吹了半天的那个“线控转向”。讲真,这玩意儿听着就玄乎。官方说法是,方向盘和轮子之间没那根老实巴-交的传动轴了,全靠电信号。什么毫秒级响应,指哪打哪。听着跟打游戏似的,感觉下一秒方向盘就能收起来,让你在延安高架上堵车的时候搓两把炉石。这是在为未来的L3、L4铺路,方向盘一收,座舱秒变网吧包间,这个想象力,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但是,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几年破车的中年人,就想问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你这套系统,再牛逼,ASIL-D认证吹上天,你算得过一个从路口鬼探头的“老头乐”吗?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你这花里胡哨的线控转向,最后还是得听交警的。技术上的先进,在现实的混沌草台班子面前,有时候就是个笑话。这是一种技术上的“金钟罩铁布衫”,看着刀枪不入,但人家可以直接攻击你的精神,让你心态爆炸。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老头乐”抬到这个高度,有点对不起那些正经研究自动驾驶的工程师。但没办法,现实就是这么个糙样。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所以你看,这套系统最牛逼的地方,不是它的响应速度,而是它在“表演性”上的价值。它在告诉消费者,你看,我这车里藏着一个“任意门”,是未来的技术。这是一种技术玄学,跟品牌玄学异曲同工。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你跟他聊三电、聊底盘,他跟你聊马斯克要上火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智己现在要做的,就是给自己的品牌注入这种“玄学”。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再说说样子,什么硬朗造型,什么艺术车色,这些词儿听得耳朵都起茧了。说白了,就是要做得又大、又黑、又亮,看起来就像一个移动的黑色保险柜,充满了金融和权力的味道。核心诉求就两个字:“显贵”。说实话,最近我总在想,为什么所有的旗舰SUV都得长这么个方方正正的样子,跟个冰箱似的,难道设计师的灵感都来自海尔兄弟吗?

回到那张所谓的“封神”紫色渲染图,那层骚紫色的包浆,尊贵感确实拉满了。但这背后同样是品牌玄学的问题。奔驰为什么是奔驰?因为它是奔驰。揽胜为什么是揽胜?因为它在无数港片里当过大佬座驾。这种品牌光环,是时间和故事熬出来的。你叫“陆家嘴大揽胜”,但你终究不是大揽胜。想靠技术和尺寸就建立起宗教般的信仰,这条路,比修仙渡劫还难。用户买的不是车,是加入一个俱乐部,获得一种身份认同。智己的俱乐部,现在还在招募创始会员。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别吹线控转向了,智己LS9能不能活,全看价格够不够颠-有驾

所以,智己LS9这台车,它最大的猛料,不是什么线控转向,也不是上汽总裁的嘘寒问暖,而是它所代表的一种姿态。一种“不装了,我摊牌了,我要掀桌子”的姿态。它用一个巨大的车身,一堆看起来牛逼但大部分人感知不强的技术,一个碰瓷一样的外号,对着所有高端品牌大喊:我要打十个!

这辆车最终的成败,不在于它的技术有多领先,底盘有多扎实,而在于它的价格能有多“颠”。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智己LS9这架势,就是想把整个西餐厅的桌子连带蜡烛都打包带走。它不需要所有人都爱它,它只需要让它的对手感到害怕,让潜在的消费者觉得“这个价格买这么大一坨未来科技,好像不亏”。

最终的结论就是,这车能不能成,关键看它能不能让市场也跟着一起“发疯”。当所有人都开始不讲道理的时候,讲道理的那个,就是第一个死的。这,就是当下车圈的唯一真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