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

电池为啥没随铅价掉?背后的秘密你不得不知道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说起电动车电池,其实大部分人都觉得,只要铅价跌了,电池就该跟着变便宜。最近,铅价大幅下滑,消息一传,很多电动车主心里美得很。大家满心以为,这下换电池肯定能便宜不少。可是,等真到店里一问,全都傻眼了,价格不但没降,老板还一脸无奈。这背后藏着的门道,远比你想象得复杂,所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原材料价格下来了,可成品电池的价格却纹丝不动。

讲真,大家对电池涨跌的逻辑,基本有个共识。都觉得,成本下来了,价格自然跟着走低才合理。可我告诉你一个新观点,价格变化,其实不只是供需和成本那么简单,更是利益分配和产业链博弈的结果。换句话说,有时你以为市场在帮你省钱,其实很多厂商在暗中“控局”。,真正决定零售价的,未必是铅价,而是大家利益盘算的结果。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很多人不信,咱就仔细盘一盘。前阵子,我特意走访了几个电池市场。不只是铅酸电池,很多快消品行业里都存在这种现象。油价今年也跌了不少,可你去加油站看零售价调整速度总是慢一拍。饮料涨价时比降价快,这里面的道理,和电池价格异动如出一辙。

谈谈库存周期。别看今天铅价跌得厉害,大多数厂家手里的原料,都是以早些时候的高价进的。4月初一吨铅价还在2万元左右,到了5月,只剩1.7万,跌幅高达15%。可问题是,现在市面上卖的电池,早在3月或者2月就已采购原料,生产周期怎么也得一个月。厂家进的原料不变便宜,新电池只能算账在老本上,自然不会马上便宜下去。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来聊聊代理商的库存压力。别小看这个环节,经销商的库存,动辄就能顶个两三个月,甚至有的能撑半年。去年还有个特别极端的例子。东北有家代理商,因为疫情物流不畅,囤了接近2000只电池,结果市场转冷,这些货只能硬着头皮拖着卖。后来厂家明明降价,但经销商还在用高价货顶着,结果等价格真降到头,库存还没消化完,亏损直接上万。对此,不只是电池,其实在家电、汽配等行业也有同样的套路,一旦囤货多,价格下调总是慢半拍。

再有,旺季心理也很关键。每年8到10月,正是电动车销售高峰。厂家和经销商都知道,这是全年最好的出货窗口。趁着旺季捞一笔,才是他们的底气。今年安徽有个电池批发商私下透露,就靠秋季出货,三个月利润能占到全年一半,哪可能主动在这个时候降价?经销商之间还相互盯着,只有大厂带头打价格战,才敢出手。否则,谁都不愿意赔钱卖老库存。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产业链两极分化也影响很大。现在锂电池价格连年下滑,部分城市甚至补贴换购,不少车主考虑“以锂代铅”。厂家想尽办法维持品牌利润,既不能大幅降价扼杀利润,又不能让客户失望离场,双重压力下,牺牲的只能是价格调整的速度。也有厂家试探性地降了点价,比如浙江有家品牌,两个月前直接降了150元,结果快卖断货。但这种情况,大部分还是限型号、限区域,很难全线追随。

说到这里,也许你会想,那我到底啥时候换电池最划算?这个周期基本规律很稳。当旺季过去,每年11月开始,经销商的库存压力马上变大,为了年底回流资金,价格普遍开始松动。还有更狠一点的,去年北京市场一波清仓促销,电池价格一个月直接腰斩。经销商宁愿赔钱也要抛货,不然库存压着,回不来现金过年,反而更惨。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这里还有个有趣的新趋势。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达35%,电动车用锂电池的使用量逐年攀升。几大电池龙头之间的竞价内卷越来越激烈,甚至连电池以旧换新活动也在增加,目的是尽快让库存“活起来”,形成现金流闭环。据中汽协今年一季度数据,单季度电池生产已压缩采购时间,部分产线采购到零售的全流程缩短到20天。但整体价格传导周期,至少还是30天左右。普通消费者要是有耐心,的确可以等等再买。

讲到最后,其实无论电池还是其它商品,价格调整的反应速度,永远比想象中慢。这里有生产周期的合理性,有代理商利益的阵痛,也有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博弈。如果你急用,那就尽量比比几家即可。要是还能再等等,不妨盯着年底淡季,那会儿往往会有出其不意的好价。

铅酸电池价格逆转下跌,电动车主能否真正受益?-有驾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你觉得面对原材料暴跌,厂家和商家有义务第一时间降价吗?或者说,产业链各环节能否实现价格透明,让每个人都成为“明白消费”人?这个问题,恐怕还真得每个人自己去找答案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