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背后,20亿悬念真相

崩盘还是升级?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背后,20亿悬念真相

01 我这两天刚和朋友聊到苏州这边的车企新动作。 他说本来还担心这行要卷到头了,没想到又有个大手笔砸进来了。 信不信由你,刚过去没多久的8月,苏州孔辉汽车科技的项目楼正式封顶了。 按说现在车厂倒闭消息听多了,这种项目还能封顶,也算不容易。 那天我去了一趟狮山商务创新区,风还是那股湿润劲儿,楼里有点新装修的味道。

苏州汽车零部件产业背后,20亿悬念真相-有驾

02 再扒一扒来头。 孔辉这家公司不是一般的小作坊。 创始人郭孔辉,名字看着就耳熟。 人家可是中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汽车圈的技术咖。 总部是在浙江湖州,听说是国内第一个把乘用车空气悬架系统做到OEM量产的公司。 说人话就是,造车的都得用它们家的零部件,属实有点技术底子。

03 苏州项目落地也有点门道,2023年才刚扎根在狮山商务创新区。 这名字听起来很板正,其实就是个聚集高新技术的地方。 我问了项目负责人,苏州孔辉和苏州合美达是双总部策略。 说白了就是一边搞研发,一边铺生产,避免一地鸡毛那种事。 2024年11月才开工,现在封顶,整个流程不到10个月。 这些年车企看起来都在抢时间,实际还是在比效率。 不过实际体验呢,我走进现场,工地机器声还挺响,有点像小时候玩小火车的震动。

04 项目体量也不算小。 38亩地,放眼望去一片灰白,加上研发总院、行政总院、生产制造基地和装备公司。 我就问了下面积,对比下我小学操场,差不多能跑一圈都不累。 专攻啥?新一代集成阀泵、控制器、主动横向稳定杆这些‘硬菜’。 翻译一下就是,用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全靠这些玩意儿。 这个领域其实技术门槛挺高,每次我修悬架系统都头疼,里面小部件多,装错一个就“砰砰”响,烦得不行。

05 产值能有多少,数据挺吓人。 官方预估20亿以上。 但说实话,这数字现在不稀奇,关键得看能不能落地。 有经验的都知道,类似项目经常吹得挺满,最后能实现几成才算本事。 这一行我踩过坑,有些厂家图快,配件批量上,但质量跟不上,后面维权还比修车烦。 现在有郭院士带队,技术卡脖子说不准能解决点老问题。

06 大家可能也关心,这玩意儿跟我们车主有啥关系? 影响不小。 空气悬架、主动杆这些零部件,直接决定你高速上的稳定性和乘坐舒适度。 比如上个月我实测新款国产SUV,悬架偏软,过弯摆动大,差点喝水呛着。 有了靠谱零部件,体验能好不少,尤其新车动不动就智能驾驶配置,控制器就是大脑。

07 插一句闲话,现在零部件国产化加速,像GB 9743-2024这些新国标也已上线。 大家以后买车,最好关注一下零部件来源和国标认证。 有些进口件其实质量参差不齐,不一定比国产强。 我自己就曾经因为贪图进口品牌,后期维修麻烦得很,配件还得等半年,不划算。

08 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苏州这种新项目。 有人说“现在新能源火,零部件传统路线有点被冷落。” 我觉得吧,不完全准确。 零部件升级不止服务燃油车,新能源对电控、悬架等要求更高。 只要研发跟得上,谁都能分一杯羹。

09 简单讲,这次苏州孔辉的落地算是大环境下的一股清流。 不是什么都崩盘,该升级的还在升级。 一方面带动了当地就业和产业集群,另一方面给整车企业多点底气。 我觉得,大家以后选车或者改装,最好多问一句——零部件哪来的,有没有国标,有没有创新技术。 买车就是买安心,用车就是图省心。 这项目建起来,或许我们的车子能更稳、更舒适。

完。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