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观察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

合资车价格腰斩!上海车展惊现供应链革命,谁在主导汽车业变局?#关税战十日谈#跨国车企集体"低头",中国供应链成最大赢家
车展观察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有驾

谁能想到,向来趾高气昂的丰田、大众,竟在2025上海车展上齐声高喊"地域化"?当奔驰CLA纯电版直降20万、宝马新世代车型杀到35万区间,这场由华为、宁德时代掀起的供应链革命,正把合资品牌逼到"不降价就出局"的悬崖边。中国工程师坐镇研发核心,本土技术反哺全球市场——这场车展的每一帧画面,都在宣告汽车业的权力游戏彻底变天!供应链优势碾压,合资车价格体系崩盘

走进展馆,价格战的火药味扑面而来。丰田铂智7直接对标特斯拉Model 3,25万起的预售价比进口版便宜近10万;奔驰全新长轴距CLA纯电版杀到40万区间,比老款燃油车还低15%;最狠的是宝马新世代车型,搭载阿里AI智能体的顶配版仅售48万,比蔚来ET7便宜整整8万。这波降价潮背后,是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成本骤降30%、华为鸿蒙座舱开发周期缩短60%的硬核支撑。

车展观察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有驾

看看这些数据就懂:搭载Momenta智驾方案的凯迪拉克LYRIQ-V比美版便宜22万,采用CTB电池技术的本田"烨"系列比日版低18万。当中国工程师掌握研发话语权,跨国品牌终于撕掉溢价标签——现在的合资车,价格比国产车还凶!

中国技术反攻,全球车企排队"交学费"这场车展最震撼的不是新车,而是研发团队的"大换血"。丰田展台清一色中国面孔,四位本土首席工程师手握下一代卡罗拉开发权;大众从华为挖来技术大牛执掌软件公司,奔驰中国团队正在主导开发专属MPV。更魔幻的是保时捷——这个曾经鼻孔朝天的超跑品牌,如今把信息娱乐系统研发中心搬到了上海闵行。

车展观察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有驾

供应链的碾压级优势让跨国车企不得不低头:

华为鸿蒙座舱装车成本比安卓Auto低40%

宁德时代CTB电池让续航提升15%的同时降价25%

Momenta的端到端大模型方案开发效率提升3倍

就连日产都玩起了"反向输出":郑州日产开发的Frontier Pro插混皮卡,北美定价竟比中国贵12万!当"中国设计反哺全球"成为常态,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已被彻底改写。

车展观察 一词之差,跨国公司发生什么改变?-有驾

供应链革命没有退路,汽车业进入中国时间

看着展台上鞠躬递名片的德国工程师、用中文讲解参数的日本高管,恍惚间竟分不清谁是主场。当跨国品牌排队接入鸿蒙生态、宁德时代客户名单覆盖全球90%车企,这场变革早已超出市场争夺的范畴——这是制造业话语权的世纪更迭。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当合资车价格比国产车还便宜,你是选挂着外国标的"中国芯",还是支持本土品牌?这场供应链革命,终究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还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对此你怎么看?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关注、点赞,素材来源于网络,如侵联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