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咱们现在的汽车市场里,真是每天都有新鲜事。
不过要说最近让人有点看不懂的,还得是广汽本田的一款车,叫极湃1。
这车顶着个挺响亮的名头,说是本田在中国的第一款纯电动SUV。
按理说,本田这么大的牌子,家喻户晓,它出的第一款电车,怎么着也得有点动静吧?
可结果呢,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根据最新的数据,这款车在六月份,整个中国,就卖出去了一台。
您没听错,就是一台。
这事儿听起来,都有点像个段子了。
更让人想不通的是,为了能把这车卖出去,经销商那边据说已经给出了高达七万元的优惠,可就算价格都降到这个份上了,也还是没人愿意掏钱。
这不禁让所有人都想问一句:这到底是为什么?
本田的金字招牌,在电动车时代怎么就不灵了呢?
咱们得把事情掰开来看,不能上来就一棒子打死。
这款极湃1是在2022年上市的,当时算上补贴,价格定在17万5到21万8之间。
本田对它也是寄予厚望,宣传的时候也说了很多亮点。
比如说,它的电机技术很先进,据说能应对两万多种不同的开车场景,保证动力输出又顺又稳。
本田还特别强调,他们花了很多功夫去调校座椅和悬挂,就是为了解决很多人一坐电车就晕车的问题,号称能做到“丝滑、精准、不晕车”。
为了照顾那些从油车换过来的老用户,它甚至还装了一个模拟引擎声浪的功能,你踩电门,车里能发出类似燃油车发动机的轰鸣声。
在空间方面,本田的看家本领也没丢,虽然车身不大,长度也就四米三多点,但后排空间设计得特别好,据说一个一米八的成年人坐进去,腿部空间都还很宽敞,翘个二郎腿都没问题。
智能配置上,像我们现在常说的L2级别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这些,它也都是标配。
这么一条条看下来,感觉这车好像也还行,有点东西,不至于这么惨吧?
但问题就出在,现在的消费者,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实在是太懂车了。
大家看车的眼光,早就不是十年前了。
极湃1最大的问题,也是最让大家心里犯嘀咕的,就是它那个怎么看都像是“油改电”的出身。
很多人第一眼看到这台车,就觉得它跟本田的另一款油车——缤智,长得太像了。
这不光是看着像,你去查数据会发现,两台车的车身宽度和轴距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最关键的一点是,作为一台纯电车,它的电池是挂在底盘下面的,有点凸出来。
这在懂行的消费者眼里,是“油改电”平台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因为纯电平台在设计之初就会把电池完美地融合进底盘里。
这种设计不仅影响美观,更重要的是存在安全隐患,万一磕到底盘,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本田官方一直在解释,说这是它们全新的纯电平台造的车,但这种说法在明眼人看来,实在是没什么说服力。
大家心里想的是,你这不就是拿了个油车的架子,挖空了底盘硬塞了块电池进去吗?
这种感觉,就像是花了智能手机的钱,买了个外观相似但系统老旧的功能机,心里能舒服吗?
这种从根子上就让人觉得不真诚的设计,是它失败的第一个,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第二个致命伤,就是它的定价和市场定位,完全脱离了现实。
咱们看看它的价格,起步就要十七万多。
在2024年的中国新能源市场,这个价位简直是“神仙打架”的地方。
咱们自己的国产品牌,在这个价格区间里,能给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你拿着这笔钱,可以去看看小鹏G6,人家是800V高压平台,充电速度飞快,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更是行业里的佼佼者。
你也可以去看看比亚迪的宋L,外观设计得又酷又帅,自家的刀片电池安全又可靠。
还有最近新出的那些车,比如奕派008、零跑C16,哪一个不是在尺寸、配置、智能化、续航这些方面,把极湃1甩开好几条街?
人家国产车现在给你的,是超大的屏幕、舒适的座椅、车载冰箱、智能语音助手,把车当成一个“移动的家”来打造。
你再回头看看极湃1,屏幕不大,内饰设计也比较传统,配置更是谈不上丰富。
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
中国的消费者不是傻,谁的产品更有诚意,谁的性价比更高,大家心里都有一杆秤。
所以说,极湃1卖不好,根本不是意外,而是在情理之中。
它面对中国品牌的竞争,就像一个拿着老式步枪的士兵,冲进了装备着最新武器的现代化战场,结果可想而知。
本田自己可能也看到了市场的反应不太对劲,后来也确实很快推出了据说是真正纯电平台打造的新车型,叫烨P7和烨S7。
本以为这下能扳回一局,可市场的反馈依然很冷淡。
数据显示,上个月烨P7也只卖了一百多台,烨S7更是只有五十多台。
这个成绩,对于本田这样的巨头来说,同样是非常不及格的。
这就说明,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某一款车“油改电”那么简单了。
这背后反映出的,是像本田这样的传统燃油车巨头,在向新能源转型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水土不服”。
它们过去在发动机、变速箱上积累的优势,在电动车时代几乎归零了。
而在新的战场,也就是电池、电机、电控以及智能化方面,它们又明显落后于中国的对手。
更重要的是,它们似乎还没有完全理解中国消费者现在到底需要一台什么样的电动车。
过去那种靠品牌光环和良好驾驶感受就能大卖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中国市场,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发展最快的地方,在这里,只有真正拿出有诚意、有创新、懂用户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