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挺让人议论纷纷的,说的是德国的宝马公司,就是那个造汽车和摩托车都很有名的牌子,发布了一款全新的概念电动摩托车。
这车一亮相,照片和视频就在网上传开了,最吸引人眼球的一句宣传,竟然是“可能不用戴头盔”。
这话一出,可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这在我们国家是明令禁止的,是绝对的交通违法行为,关系到生命安全的大事。
那宝马这么一个世界级的大厂,怎么会提出这么一个听上去有点“离经叛道”的想法呢?
这台名叫“宝马愿景CE”的新车,究竟是藏了什么黑科技,还是仅仅为了博眼球而搞出来的噱头?
这事儿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
首先,得说清楚,宝马这个“不用戴头盔”的说法,并不是鼓励大家现在就违法上路,而是一种对未来安全设计的设想。
他们的底气来自于这台车一个非常特殊的设计。
你看这台车,它跟我们平时在马路上看到的摩托车长得完全不一样。
骑手坐上去之后,身体周围会有一个半包围式的结构,像一个开放式的驾驶舱,把人给罩在里面。
不仅如此,车上还配备了四点式安全带,就是那种在赛车里才能见到的,从肩膀到腰部都能牢牢固定住身体的安全带。
宝马的设计师认为,有了这个“座舱”和安全带的双重保护,万一发生意外,车身结构能先吸收掉一部分冲击力,安全带又能把人固定在座位上,防止被甩出去,这样一来,对骑手的保护程度就大大提高了,理论上似乎可以达到一个不需要额外佩戴头盔也能保障头部安全的高度。
其实,这种想法宝马也不是第一次有了。
很多上了点年纪的车迷朋友可能还记得,大概在二十多年前,宝马就推出过一款叫C1的摩托车。
那车长得更奇特,就像一个带顶篷的移动小沙发,前面还有挡风玻璃和雨刷器。
当时宝马就以超高的安全性作为卖点,在欧洲的一些国家,还真的拿到了可以不戴头盔合法上路的许可。
但结果怎么样呢?
那款车叫好不叫座,因为带个大顶篷,车身变得很重,重心也高,骑起来感觉很笨拙,不像摩托车那么灵活,再加上价格也不便宜,所以没过几年就停产了。
可以说,那是一次相当大胆但并不成功的尝试。
那么二十多年过去了,宝马为什么又把这个老点子重新拿出来了呢?
关键就在于“电动化”这个时代背景。
以前的C1是烧油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占据了很大空间,想在上面加个保护结构,很多地方都得妥协,最后弄得整车又重又别扭。
现在不一样了,这台“愿景CE”是纯电动的。
电动机和电池的布局可以非常灵活,设计师可以把又大又重的电池平铺在车身底部,这样一来,整车的重心就变得非常低,骑起来会比以前的C1稳定得多。
这就为增加上方的保护结构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既能保证安全,又不会过分牺牲操控的灵活性。
所以说,不是宝马在炒冷饭,而是技术进步了,让他们觉得当年那个没能实现的梦想,现在有了新的可能性。
当然,咱们也得理性看待。
这个设计目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真要量产上路,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比如,这个半封闭的结构在夏天会不会很热?
侧风对它的影响有多大?
发生侧翻的时候,这个结构会不会反而困住骑手,造成二次伤害?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测试来验证。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交通法规是底线。
只要它还被划归为摩托车,那么在咱们国家,骑车戴头盔就是必须履行的义务,这是用无数血泪教训换来的安全共识,任何厂家的新设计都不能凌驾于法规之上。
所以,宝马这个宣传,咱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对未来摩托车安全形态的一种探索,一个美好的愿景,但离我们真正能把头盔放在家里的那一天,还远得很。
抛开这个“不用戴头盔”的争议点,单看这台车本身,还是很有看头的。
它的设计完全颠覆了我们对摩托车的传统印象。
整车线条非常流畅,科技感十足,就像是从科幻电影里直接开出来的一样。
它是在宝马已经上市销售的CE04电动踏板车的基础上开发的,但设计上要激进得多。
贯穿车头的LED灯带,像飞碟一样的大轮毂,还有那些看起来像是悬浮在车架上的外壳,都让它显得与众不同。
至于动力性能,虽然宝马还没公布具体数据,但我们可以参考它的基础平台CE04。
CE04的电机最大功率有31千瓦,换算一下大概是42匹马力,最高时速能跑到120公里。
这个动力水平在城市里穿梭,可以说是游刃有余,偶尔跑个短途高速也完全没问题。
电动车最大的好处就是起步加速特别快,等红绿灯的时候,只要一拧“电门”,瞬间就能把旁边的汽车甩在身后。
看到宝马这样的国际大厂在电动摩托车上进行如此前卫的探索,确实让人对未来的出行充满了期待。
但同时,我们回头看看我们国内的电动车市场,其实又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
在电动两轮车这个领域,中国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先者。
我们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从几千块的国民代步小电驴,到几万块主打智能和性能的电动摩托,产品线极其丰富。
我们的企业更注重实用性和快速迭代,比如换电技术的普及,极大地解决了用户的续航焦虑;各种智能化的功能,像是无钥匙启动、手机APP互联、车辆定位等,早已经成了很多车型的标配。
宝马的“愿景CE”像是一件摆在橱窗里的艺术品,它在探索一种极致的安全和未来的设计哲学。
而我们国内的电动车企业,则更像是深入到千家万户的实干家,它们用技术和产品,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亿万普通人的日常出行。
这两种发展路径没有绝对的谁好谁坏,但它确实反映出,在推动电动化出行普及和应用这个层面上,我们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所以,对于宝马这款新车,我们欣赏它的创新和勇气,同时也为我们自己国家在电动车领域取得的成就感到自豪。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