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开手动挡车的车主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车子停放时间长了,或者忘了关大灯,导致电瓶亏电,拧动钥匙半天,车子除了发出几声无力的“哒哒”声,就再也没了动静。
这时候,很多老司机的第一反应就是叫上几个朋友,在后面使劲推车,等车速起来后挂挡抬离合,伴随着一声轰鸣,车子就奇迹般地启动了。
这个方法既省钱又高效,在过去几十年里被无数司机奉为救急法宝。
然而,一个让人困惑的现象是,几乎所有汽车厂家的用户手册里,都明确禁止这种操作,给出的理由听起来也挺严重:会损伤车辆的三元催化器。
这就让很多人感到不解了,一个流传已久、屡试不爽的民间技巧,怎么到了厂家眼里就成了洪水猛兽?
难道这只是厂家为了让大家多花钱去维修或者叫拖车的一种说辞吗?
这背后的道理,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更科学,也更值得我们去了解。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知道现在的汽车和过去的汽车在启动方式上有了根本性的不同。
在以前,市面上主流的还是化油器发动机。
化油器就像一个需要手动调节的简易燃油混合装置,冷车启动时,发动机需要更浓的混合气,也就是更多的汽油和相对较少的空气混合,才能顺利点火。
所以老司机们在启动前或者推车时,往往需要踩几脚油门,目的就是让更多的汽油进入气缸。
这个操作在当时是必要且正确的。
但是,如今的汽车已经全面进入电喷时代。
电喷发动机有一个核心的大脑,叫做ECU,也就是电子控制单元。
当我们正常拧钥匙或按下一键启动时,ECU会立刻接收到指令,并精准地控制一系列动作。
它会根据水温、进气温度等各种传感器的数据,自动调整节气门的开度,增加进气量,同时指令喷油嘴喷射出恰到好处的燃油量,最后由火花塞点燃,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既保证了启动的成功率,也确保了燃油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燃烧。
那么,当电瓶严重亏电,我们选择推车启动时,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这时候,电瓶的电压非常低,甚至不足以稳定地给ECU和各个传感器供电。
ECU处于一种半瘫痪或刚刚被唤醒的模糊状态,它无法像正常启动时那样,主动地去控制节气门开大,为启动提供足够的空气。
此时的节气门基本处于怠速关闭位置,只留有一道非常狭窄的缝隙。
当人们在后面推车,车轮通过传动系统反向带动发动机转动时,发动机的曲轴传感器会给ECU一个信号,ECU接收到这个微弱的信号后,会按照程序指令喷油嘴喷油。
问题就出在这里:空气进来的非常少,而汽油却按照一个相对固定的程序在喷射。
这就造成了气缸内混合气严重过浓,大量的液态汽油因为没有足够的氧气而无法被点燃。
这些未经燃烧的汽油,就会随着活塞的排气行程,被直接推进了排气管里。
如果推车一次不成功,还需要第二次、第三次,那么这个过程中,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汽油进入排气系统,最终它们会附着在一个非常关键且昂贵的部件上——三元催化器。
三元催化器是现代汽车排气系统里的核心净化装置。
它的内部是蜂窝状的陶瓷载体,表面涂覆着铂、铑、钯等贵金属涂层。
它的作用,就是将发动机排出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通过高温下的化学反应,转化成无害的二氧化碳、水和氮气。
这个“环保卫士”的工作是有条件的,它必须在400到8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下才能发挥最佳效能。
为了让它在车辆冷启动后能尽快达到工作温度,汽车的ECU设计了一套特殊的“暖机”程序。
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推迟点火”,也就是故意让火花塞点火的时间稍稍延后,这样一来,混合气在气缸内还没完全燃烧完,就被排出气缸,形成一股温度极高的、甚至还带着火焰的废气,这股高温废气能迅速加热三元催化器。
现在,我们可以把整个过程串联起来,想象一下那个惊险的场景了。
经过几次失败的推车,大量未燃烧的汽油已经像油漆一样涂满了三元催化器的内部蜂窝孔道。
就在某一刻,发动机终于成功启动了。
ECU一旦正常工作,便立刻开始执行冷启动的“暖机”程序,排出了那股温度高达800摄氏度以上的废气。
这股炙热的气流冲进三元催化器,瞬间点燃了附着在里面的大量汽油。
这无异于在一个封闭的陶瓷罐子里引爆了一颗燃料弹。
汽油的剧烈燃烧,会使三元催化器内部的局部温度瞬间飙升到1000摄氏度以上,这是一个足以让其内部陶瓷载体熔化、烧结甚至碎裂的温度。
一旦发生这种高温烧毁,贵金属涂层就会失效,蜂窝状的通道也会被堵塞。
其后果就是,您的爱车会出现动力下降、油耗急剧增加、排气不畅、发动机故障灯报警等一系列问题。
更重要的是,尾气排放将严重超标,无法通过年检。
而更换一个原厂的三元催化器,根据车型的不同,费用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这个代价远比一次搭电服务或拖车救援要高昂得多。
当然,现实中确实有很多司机推过车,也没觉得车子出了什么大问题。
这主要是因为,如果推车技术好,一次就成功启动,并且之前没有反复尝试,那么进入排气管的汽油量可能相对较少,造成的损伤或许并不致命。
但这就像是一场赌博,你无法预知会推几次才能成功,也无法量化进入的汽油量是否达到了危险的临界点。
每一次推车启动,都是在拿这个昂贵的部件进行一次风险测试。
在如今,道路救援服务网络已经非常完善,一个便携式的汽车应急启动电源也不过几百元,这些安全、可靠的现代解决方案,足以让我们彻底告别这种源于过去技术条件限制的、高风险的应急方法。
因此,厂家在用户手册中的警告,并非是小题大做,而是基于对现代发动机和排气系统工作原理的深刻理解,对车主的一种负责任的提醒。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