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席卷的当下,传统合资汽车品牌已沦为外界口中“落后的象征”。不过,大众、丰田、日产等品牌如今都已“正视现实、摒弃空想”,开始寻求与中国企业合作,打造真正具备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唯有本田,似乎仍不愿放下所谓合资车企的“身段”。
今年4月,东风本田的累计销量仅为20431辆,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是39872辆,同比下滑幅度达到48.76%。在其全品牌可查销量的12款车型里,只有本田CR-V的月销量突破了4000辆,单月卖出12400辆,东风本田超半数的销量都由这款车支撑。
除了本田CR-V,月销量能突破1000辆的车型就只剩思域和英仕派了,像艾力绅、HR-V、XR-V等其他车型,月销量仅有几百台。此外,东风本田还有灵悉、烨两个子品牌,其中灵悉L4月销量87辆,烨S7(即本田S7)4月销量62辆,这些车型在市场上几乎毫无声量。曾经在国内市场“呼风唤雨”的东风本田,如今为何卖不动了呢?
东风本田销量大幅下滑,一大原因是电气化转型的失败。虽然本田很早就涉足新能源领域,但总爱“固执”地自行钻研技术,耗费不少精力搞出的技术却毫无竞争优势,还导致新车成本大幅增加。不久前推出的“本田S7”就是典型例子,新车上市时指导价为25.99-30.99万,远超消费者的心理价位。
本田S7价格高昂,是因为供应链多依赖博世等外企,零部件成本难以降低,高阶智驾系统也由本田自主研发,还需分摊一定的研发成本。在本田高管看来,这样的定价或许已算有诚意,却不知在整个市场中显得像个笑话。后来,广汽本田吸取教训,将本田P7的起步价降至19.99万,东风本田S7也同步降价,但在市场上依旧缺乏竞争力。
再看那款与“奥特曼”联名的猎光e:NS2,起售价18.98万,搭载的却是廉价的扭力梁悬架。明明是面向家庭用户打造,却偏要用猎装车设计。其他品牌在智驾、智能座舱领域竞争已异常激烈,猎光e:NS2在这些方面却毫无亮点,唯一能让人记住的,恐怕只有其“怪异”的外形设计和令人哭笑不得的奥特曼联名。
灵悉L就更不合理了,号称由年轻团队打造,外形设计却完全不符合国人主流审美,还被吐槽是凌派、享域的“换壳车”。全系仅一款配置,售价12.98万,整车亮点匮乏,如今裸车价虽能谈到10万以内,却依然无人问津。
在新能源领域屡屡受挫后,东风本田的燃油车主阵地也未能守住。以“神车”本田思域为例,第十代思域销量火爆时,本田却毅然进行大换代,原本的运动风格和战斗气息消失殆尽,颜值大幅下降的思域如同“自断臂膀”,年轻人纷纷转购其他竞品。
与思域处境相似的还有英仕派,换代后直接成了“大号思域”,老款车型的尊贵、优雅风格不复存在。虽然本田CR-V月销量仍能稳定突破1万辆,但这是靠大幅降价换来的,其指导价18.59万起,优惠后裸车价最低约13万,已降至本田XR-V的指导价区间。
由此可见,东风本田销量崩盘并非意外。如今,合资车的“品牌溢价”套路早已行不通,还想像早年那样“获利”无疑是自掘坟墓。东风本田当前要做的,是重新审视市场格局,调研新生代消费者的核心需求,放下传统合资车企的固有傲气,真正打造出高性价比且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样才有可能扭转销量下滑的态势。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