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L8首秀:奕派科技与汪俊君的破局时刻
说起来,最近朋友圈里不少搞汽车的同行都在聊东风奕派科技这事。汪俊君上任后,社交媒体那叫一个勤快——周末也不歇着,一条接一条地发。有人开玩笑,说他是“拼命三郎”,但我倒觉得,这更像是他自己给自己下了死命令,毕竟现在这个节点,不抓紧真就来不及。
8月1号那天,我正好人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附近跑业务。听说东风奕派科技要搞个大动作,忍不住多留意了几眼。据现场朋友转述,那场发布会气氛挺热闹——CEO汪俊君站台讲战略,“未来之翼”四根支柱:技术、产品、品牌、海外,一个没落下。但真正让圈里人议论的,其实还是他们家的新车——风神L8。
有师傅私底下跟我嘀咕:“这车要是真能卖起来,对东风和奕派来说都是救命稻草。”其实想想也对,现在整个新能源市场水深火热,新车型刚上市就得接受市场检验,不行就是“死刑”。而且这次不同以往,是汪俊君上任后的第一仗,也是全公司头顶悬着的一把刀。
关于L8本身,有几个配置细节还挺值得说道说道。我去试驾店瞅过样车,那12.3英寸仪表和15.6英寸中控屏连一起,看着确实唬人。有销售小哥自豪地介绍,说内置的是天元智舱系统,还能语音控制导航和空调,不过有时候识别普通话带点方言就迷糊了。我顺手拍了张照片发到群里,有个湖南老哥直接吐槽:“俺们乡音怕是不认得!”
动力方面,这台1.5T发动机据说热效率高达45%多点,还有4挡电驱啥的。理论纯电续航248公里,总续航2200多公里……不过老司机都懂,这种官方数据吧,只能做参考。有位出租司机前阵子拿到试驾权,他拉活儿一周下来,说城区油耗2.7升出头,比家里的老SUV省太多,但遇上下雨堵车的时候,就看你脚重不重了。
空间布局,大五座为主,没有六座选项,有人嫌鸡肋,也有人觉得反正平时第三排用不上,还省事些。我坐进后排体验了一圈,小桌板翻出来还能放个外卖盒饭,就是那个顶吸娱乐屏,用来看动画片孩子喜欢,大人反而用不上。另外带冰箱的小配置倒是被我们楼下一位奶爸夸过,“夏天买菜回来还能冷藏西瓜。”
但这些亮点归亮点,新鲜劲儿过去之后还是得回归现实。今年上半年,东风风神销量掉了一成八,比去年同期少卖九千辆左右。这数据在群里传开以后,不少销售直接喊压力山大。“今年任务重啊!”有个老同事苦笑着感慨。他们门店还经常遇到客户问:“为啥现在自主品牌价格卷成这样?”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在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谁慢一步都可能被淘汰。
另一个值得提的是生产工艺,据厂区技师聊天透露,他们用上的16000吨压铸设备,把原来几百块零件合成一体。这玩意儿不仅降成本,还提升安全性,说白了就是撞一下更抗造。有一次维修站来了辆事故车,同样部位,以前拆半天零件才能修,现在整体结构好处理不少。不过这种技术到底值多少钱?维修费会不会涨?坊间众说纷纭,也没人敢打包票。
再讲回三电系统,他们内部一直吹自研固态电池2026年量产,到时候单体密度350Wh/kg低温表现也不错。但老司机都知道,新技术从实验室走向量产,中间坑太多。而且搭配1200V高压平台什么的,目前市面实际体验还有待验证。一些早期用户担心冬季掉电厉害,希望别又是一轮“PPT发布”。
智能驾驶部分倒是让一些年轻用户眼馋,高速NOA加持二十多个功能,不过我们邻居小刘吐槽,上次自动泊车把她吓坏,一脚刹停才没蹭墙角。“再智能也是机器,要留心。”她这么念叨,我觉得不是没有道理。另外鸿蒙5.0座舱加高通芯片这些东西,看参数很炫,但实际流畅度嘛,用久总会卡顿一下,好比手机升级后莫名其妙变慢一样,让人无奈又习惯。
顺便插一句冷门花絮:曾经有媒体误传L8要推混动六座版,其实目前厂家只确认五座版本上线。有准客户因为这个纠结半个月最后买隔壁牌子去了。这种乌龙,在微信群里引起一阵哄笑,“信息乱飞害死人”。
历史轶事方面,还有老师傅聊起当年岚图MPV初上市时研发团队天天熬夜赶工,从钣金模具到电子架构改方案换思路,如今核心班底到了奕派继续折腾,也是缘分使然。只是时代变了,当年MPV市场蓝海如今已卷成红海,每一步都难走如登山石阶,一步错满盘皆输那种感觉吧……
再看看集团层面的目标,今年定下300万辆的大盘子,其中新能源必须干出100万份额,否则压力全部砸下来。所以现在每个人都是背水一战状态。不止一次看到管理层晚上十点还在微信办公群刷消息催进度,可见时间真的等不了谁。甚至听闻某部门领导因项目延期差点挨处分,可谓兵荒马乱中求生存,各显神通罢了!
预售马上开启,据街边修理铺老板闲聊,他看好这款新车型主要靠央企背景撑腰,加之供应链稳定,相比那些小厂靠谱许多。但最终消费者认账与否,还得看定价和口碑落地如何。不信你去二手市场溜达溜达,就知道哪款是真香货色哪款库存堆积如山……
写完这些碎碎念,再想到刚才微信群友调侃:“等年底看看谁哭谁笑。”或许只有时间最诚实,到底鹿死谁手,我们拭目以待吧——哦对,如果你真入手记得保养按周期,该换油别偷懒,上次有人拖延结果亏大发,被老婆骂惨……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数据信息来源于乘联会行业报告及相关第三方渠道,如需核查请参照官方公告说明。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