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

别克至境L7实车露面,比君越大一圈,配1.5T增程系统还带激光雷达?

2025年8月底到9月初,国内汽车圈热闹得像菜市场打折——比亚迪海豹06 GT刚宣布降价2万,蔚来乐道L60又爆出续航破1000km,结果一转头,别克甩出一张:全新旗舰轿车至境L7实车曝光!

这车一露面,网友炸锅:"比君越大一圈?那不得奔着5米去了?"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1.5T增程还带激光雷达?别克这是要硬刚理想和问界啊!"要知道,2025年新能源渗透率都冲到了,传统燃油车企要么转型慢被骂"老古董",要么激进转型被嘲"割韭菜"。

别克这次带着"大块头+黑科技"杀回来,到底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又一次"雷声大雨点小"?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

故事得从2025年7月说起。那会儿网上陆续流出别克至境L7的路试谍照,车身覆盖着伪装贴纸,但即便如此,那车长车宽一眼就能看出来不是普通货色。

到了8月7日,别克正式发布"真龙"增程系统,官方首次确认至境L7即将搭载这套动力总成。紧接着9月16日,实车终于在成都车展完整亮相,所有参数一股脑儿全公开了。

先说尺寸,这台至境L7的三围数据是5032毫米长、1952毫米宽、1500毫米高,轴距给到3000毫米。

这什么概念?

咱拿君越做个对比——现款君越车长4996毫米,轴距2905毫米。也就是说,至境L7比君越长了36毫米,轴距更是足足多出95毫米,接近10厘米的差距!

要知道轴距每增加10毫米,后排腿部空间就能明显感觉到宽松不少。3米整的轴距放在轿车领域,那可是妥妥的C级车标准,比宝马5系Li(轴距3105毫米)虽然短点,但比奥迪A6L标轴版(轴距2998毫米)还长那么2毫米。

有网友可能要问了,轿车做这么大有什么用?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家用车又不是商务车,搞那么大不是浪费吗?这话听着有道理,但实际上2025年的中国消费者早就变了。

现在买车的主力人群是80后、90后,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周末带着全家老小出门,车里得塞婴儿车、儿童安全座椅,后备箱还得放露营装备、自行车、滑板车。传统的B级车像雅阁、凯美瑞,车长都在4.9米左右,轴距2.8米出头,坐满人后备箱就装不下多少东西了。

至境L7这3米轴距,后排坐俩成年人中间再放个安全座椅都不嫌挤,后备箱容积更是能轻松吞下一家五口周末出游的全部行李。别克这次在设计上动了心思。

整车采用溜背造型,配合20英寸的星光涡扇轮毂,全车无框车门加隐藏式门把手,视觉效果一点不显臃肿。车头那个星空展翼大灯,车尾的星轨浮光贯穿尾灯,再加上车顶那颗激光雷达,整车看上去科技感和豪华感都拉满了。

有人说这设计有点像奔驰EQS的影子,但仔细看又是别克自己的风格——飞翼格栅还在,只是做得更扁平化、更有未来感了。说到底,别克这波操作其实很明确:既然新能源时代大家都在卷配置、卷智能,那我就先把物理空间这个基础需求做到位。

毕竟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坐得舒服、装得下东西"永远比"屏幕有多大、音响多少个扬声器"更实在。5米长、3米轴距的中大型轿车,再配个17万不到的起售价,这性价比搁2025年真不多见。

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

咱们接着聊动力。至境L7这套"真龙"增程系统,其实早在8月7日就正式发布了,当时通用汽车专门开了场技术沟通会。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这套系统的核心是一台1.5T四缸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搭配一块40.2千瓦时的奥特能电池。纯电续航302公里,综合续航破1400公里,百公里综合油耗只有0.5升。

这数据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特别的,毕竟现在市面上增程车一抓一大把,理想L7、问界M7、零跑C16哪个不是号称纯电续航200公里起步?

但别克这套系统最狠的地方在于三点:第一,发动机热效率突破,这在增程器里算是头部水平了,理想L7的1.5T增程器热效率也就左右;第二,Silentium静驱技术,官方宣称发动机介入时噪音增加小于0.5分贝。

要知道增程车最大的槽点就是发动机"嗡嗡响"破坏驾驶质感,如果真能把介入噪音控制在半分贝以内,那体验上绝对是质的飞跃。第三,零百加速5.9秒,这速度比君越2.0T的7.2秒快了整整1.3秒,日常超车并线完全够用。

有人可能会问,1.5T增程器动力会不会肉?

高速超大货车行不行?

这么说吧,增程车和纯燃油车的逻辑不一样。增程车的动力主要靠电机,这台车配了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245千瓦,扭矩输出更是瞬间就能爆发。

你踩油门那一下,响应速度跟纯电车一样快。1.5T发动机只是个"充电宝",负责在电量低的时候给电池补电,平时不参与直驱。

所以就算是高速工况,只要电池还有电,动力输出一点不虚。再说激光雷达。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2025年带激光雷达的车确实不少,但大多集中在25万以上的纯电车型,比如小鹏P7+、蔚来ET5T这些。至境L7作为一台起售价16.99万的增程轿车,标配128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250米,水平视场角120度,这配置放在同价位简直是降维打击。

配合高通第四代骁龙数字座舱平台SA8775P芯片,以及全球首发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整车的"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据说能做到城市NOA全场景覆盖,自动泊车、自动变道、红绿灯识别这些基本功能都有。有网友担心这系统会不会跟某些品牌一样,宣传得天花乱坠实际体验拉胯。

这个咱们得实话实说,别克在智能驾驶领域确实不算先行者,过去几年在这方面投入也不算激进。但这次至境L7用的Momenta方案,人家可是百度Apollo之外国内少数几家能做端到端大模型的自动驾驶公司,技术实力还是有的。

至于实际体验如何,得等首批车主上路了才知道,但至少从硬件配置看,激光雷达+大算力芯片+端到端模型这套组合,理论上限是够高的。说白了,别克这次的策略就是"又要又要还要"——既要增程系统解决续航焦虑,又要激光雷达提升智驾能力,还要把价格压到20万以内。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针对的就是那些预算不足25万、想买台有点科技感的大轿车、又不想天天惦记着充电的家庭用户。

第三部分:别克为啥"支棱"起来?背后藏着什么算盘?

咱们得聊聊别克这两年的处境。2024年全年,别克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同比下滑12个百分点,被比亚迪、吉利、长安这些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

君越、君威这些曾经的B级车标杆,销量早就跌出主流阵营了。凯越虽然还能靠低价走量,但利润薄得可怜。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整个2024年,别克在华销量勉强维持在70万辆左右,跟巅峰时期的120万辆差了快一半。

为啥会这样?

原因其实不复杂。第一,新能源转型太慢。

2023年国内新能源渗透率就突破了,别克还在那死磕燃油车,微蓝系列纯电车型销量惨淡,插混车型更是基本没声音。消费者想买新能源车,第一反应是比亚迪、理想、蔚来、小鹏,谁还记得别克?

第二,品牌形象老化。90后00后提起别克,第一印象就是"我爸开的车",商务、稳重、中年人专属,年轻人压根不会考虑。

第三,性价比被自主品牌吊打。同样15万预算,比亚迪秦PLUS DM-i给你1200公里续航,吉利银河L7给你NOA智驾,别克英朗只能给你个1.5T三缸机配双离合,消费者用脚投票。

但2025年,别克显然憋了口气要打翻身仗。通用集团在中国的研发中心搬到了上海浦东,团队里挖来不少蔚来、小鹏的前工程师,连生产线都全面升级,至境L7的焊装车间自动化率达到,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10个百分点。

战略转向——推出"至境"这个高端新能源子品牌,明确对标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这里面的逻辑其实很清楚。

2025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传统的品牌溢价已经不太灵了。过去消费者买车,合资品牌天然比自主品牌高一个档次,同样配置你卖贵2万消费者也认。

但现在不一样了,自主品牌在智能化、电动化上的投入远超合资品牌,华为、地平线、Momenta这些本土供应商的技术水平也不输博世、大陆。消费者变聪明了,不再为"合资"两个字买单,而是实打实看配置、看体验、看性价比。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别克显然看明白了这点。至境L7的定位很——不跟BBA比豪华,那个坑太深填不起;也不跟自主品牌比性价比,人家成本控制天生有优势。

我就抓住一个点:增程轿车这个细分市场,目前还没有绝对的王者。理想L7是SUV,问界M5是轿跑SUV,零跑C01纯电不适合长途,享界S9刚上市还没站稳脚跟。

至境L7作为一台5米长、3米轴距的增程C级轿车,配激光雷达、40度电池、302公里纯电续航,起售价还不到17万,这个组合在2025年9月确实找不到第二个。说白了,别克这次的"反击"不是突发奇想,而是被市场逼出来的转型。

当传统优势(品牌溢价、渠道网络)不再是护城河,那就只能拼产品力。至境L7就是别克交出的答卷——用技术、配置、空间说话,把价格打到让人没法拒绝的地步。

第四部分:网友都在问:这车能打过理想L7吗?价格多少才合理?

9月28日至境L7正式上市后,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有人夸,有人喷,各种角度的分析一大堆。

咱们挑几个最集中的问题聊聊。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第一个问题:1.5T增程真的够用吗?

很多人担心115千瓦的增程器功率太小,高速工况会不会拖后腿。这么说吧,115千瓦换算成马力大概156匹,这功率确实不算大,但增程车的逻辑跟燃油车不同。

这台发动机不负责直驱车轮,只负责给电池充电。车辆行驶靠的是电机,前后双电机系统综合功率245千瓦,相当于333马力,这动力推动2.1吨的车身做到5.9秒破百完全没问题。

至于高速续航,只要电池里还有电,电机就能持续输出,发动机在旁边安静发电就行。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亏电状态,如果电池电量低于,发动机需要边发电边供给电机,这时候动力响应确实会打点折扣,但也不至于肉得开不动。

第二个问题:激光雷达是不是噱头?

智驾好不好用?

这个得分两头看。硬件层面,128线激光雷达+高通SA8775P芯片+Momenta R6大模型,这套配置放在20万以内的车型里绝对够看。

但智能驾驶这东西,硬件只是基础,软件调教和数据积累才是核心。理想、小鹏为什么智驾体验好?

因为人家路测里程上亿公里,各种极端场景数据喂出来的。别克虽然这次硬件给足了,但毕竟是第一款搭载高阶智驾的车型,软件成熟度、OTA更新频率、用户反馈响应速度,这些都得打个问号。

比君越大一圈?这尺寸到底多夸张?1.5T增程+激光雷达?这组合够硬核吗?-有驾

不过话说回来,Momenta这家公司技术实力还是有的,跟丰田、博世都有合作,至境L7又是全球首发R6飞轮大模型,理论上潜力不小,就看后续别克愿不愿意持续投入了。

第三个问题:为啥定价这么低?

16.99万到21.59万,这价格比很多人预期的低了至少5万。有人说别克这是降价割肉抢市场,也有人说这是合理定价。

我倾向于后者。咱们算笔账:零跑C10增程版起售价12.88万,但那车轴距只有2825毫米,电池容量28.4度,纯电续航200公里,配置也没激光雷达;享界S9增程版起售价24.98万,尺寸确实比至境L7大,但智驾硬件配置差不多,电池容量和纯电续航也类似。

至境L7卡在中间,尺寸、配置、续航都是主流水平,定价17-22万其实挺合理的。别克这次没玩虚的,就是实打实用性价比抢市场。

最后一个问题:这车到底适合什么人?

我觉得目标人群很清晰——家里有老人孩子,需要一台空间够大、续航不焦虑、配置上得了台面的车;预算在20万左右,不想买纯电怕充电麻烦,也不想买燃油车觉得落伍;对智能化有一定需求,但不是极客型用户,不需要顶配的L3级自动驾驶。这样的人在中国至少几千万,他们才是至境L7真正要争取的目标客户。

结语:别克的"至境",是翻身仗还是又一次尝试?

2025年的汽车市场,没有永远的王者,只有不断的进化。别克至境L7用"5米车长+3米轴距+302公里纯电续航+激光雷达+17万起售价"这套组合拳,向市场传递了一个信号:传统车企不是不会玩,而是憋着大招等你来战。

这车能不能成功?

现在下结论还早。产品力层面,至境L7确实有竞争力,空间、续航、配置都在线,价格也足够有诚意。

但挑战也很明显:品牌形象能不能扭转?

"别克=中年人的车"这个刻板印象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智驾体验能不能兑现?

Momenta的技术实力是一回事,别克愿不愿意持续投入研发、快速迭代OTA又是另一回事;渠道能不能跟上?

新能源车主更看重服务体验,别克的传统4S店模式能不能满足需求?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至境L7的出现,至少证明别克还在战斗,还在努力适应这个新能源时代。

17万买台5米长的增程C级轿车,配激光雷达、40度大电池、300公里纯电续航,这性价比放在2025年真不多见。至于最终市场买不买账,那就交给时间来验证吧。

(PS:各位老铁,你们觉得至境L7值这个价吗?欢迎评论区唠唠!)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