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降价也难止颓势:销量断崖式下跌
曾经加价提车的雷克萨斯ES,如今终端优惠超8.5万,入门款跌破20万元,但2023年销量仍同比下滑1.56%,旗舰车型LS全年仅卖出991辆 。凯迪拉克更显惨淡,CT5渠道价降至21万,2023年销量同比暴跌4.24%,被网友调侃“五折豹、八折虎,凯迪拉克五折五” 。林肯则深陷泥潭,2023年仅售7.1万辆,同比下滑11.08%,部分车型已无人问津 。
二、失宠三大根源:战略误判下的全面溃败
转型滞后错失先机
二线豪华品牌固守燃油车赛道,新能源布局迟缓。雷克萨斯至今无纯电平台,凯迪拉克纯电车型IQ傲歌年销不足3000辆,智能化配置停留在“史前时代” 。反观国产新能源,问界M9搭载华为ADS 3.0智驾系统,理想L9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技术代差让二线豪车沦为“古董车” 。
产品力与价格严重失衡
沃尔沃XC60直降16万仍卖不过国产新能源,雷克萨斯RZ降价后虽比Model Y便宜,却因续航虚标、车机卡顿被消费者抛弃 。同价位下,国产车标配空气悬架、L2级智驾和5G车联网,而二线豪车仅剩“真皮座椅”等传统卖点 。
BBA降价与国产车“双向绞杀”
奔驰C级跌破30万,宝马3系降至25万,奥迪Q5L优惠后仅26万,直接挤压二线豪车生存空间 。与此同时,问界M9、理想L7等国产新能源以50万级配置覆盖30万价格带,形成“降维打击” 。
三、消费逻辑巨变:年轻人不再为“面子”买单
90后、00后购车主力更看重“里子”:
智能体验:二线豪车车机系统被吐槽“像老年机”,而国产车已实现语音交互、无图智驾等科技标配 。
用车成本:凯迪拉克CT5小保养1800元,沃尔沃零整比高达400%,国产新能源则通过直营模式降低维保费用 。
保值率崩塌:雷克萨斯ES三年保值率从91.36%暴跌至64.7%,远低于国产新能源的70%平均水平 。
四、生死局下的转型困境
部分品牌尝试自救:沃尔沃联合吉利推出纯电平台,捷豹宣布2025年全面电动化 。但多数二线豪车仍困于“品牌包袱”,如林肯收缩战线保利润,雷克萨斯国产化进展缓慢 。市场已给出残酷答案——讴歌退市、英菲尼迪年销仅6069辆,捷尼赛思在华月均销量不足130台 。
从“加价神话”到“骨折甩卖”,二线豪车的崩盘印证了市场的无情。当国产新能源用科技重塑价值标准,BBA以价换量巩固地位,留给二线品牌的时间已所剩无几。若不能彻底拥抱电动化、重仓智能化,今天的林肯,或许就是明天的雷克萨斯。
30万预算,你会选择打折的凯迪拉克CT5,还是国产新势力?评论区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