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汽车最近的一项人事变动,可谓是为市场掷下了一枚不小的“石子”,在圈子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距离其登陆港交所仅差临门一脚,岚图创始人卢放被推到了“董事长+CEO”双重角色的C位,这场操作背后显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后起之秀”,岚图此刻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不得不说,卢放这个名字在岚图的发展史里,就是个绕不开的话题。从岚图作为东风内部一个事业部的实验性探索,到转型独立品牌,再到今天跻身新能源市场的第一梯队,这人的名字早就和岚图画了等号。用年轻人爱说的一个词,卢放绝对是岚图的“灵魂人物”。
想想看,在新能源汽车正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岚图的增速却格外亮眼,今年前8个月交付量同比增长92%。而这波成绩背后的支撑,绝非几个爆款车型那么简单,那可是市场对其战略执行力的认同。在这个关键时刻,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同行,都不愿看到岚图闹出什么领导班子的“空挡期”。毕竟,新官上任哪有不磨合的?为了减少对市场的隐形风险,卢放“自己扛大旗”的安排算是意料之中。
众所周知,新能源江湖里,没有几家车企在市场的事儿上不挨“挑刺”的,尤其是港股这个考场,要求可是既关心你的运营能力,又盯着你的效率表现。岚图去年以后频频动作,从股改更名到公布上市计划,“快”成了主基调。而直接让卢放兼任董事长,无疑是为过上市这个关卡打足了提前量。CEO和董事长合二为一,决策链条直接缩了一半,有什么需要敲板的问题,开个会恐怕都显得多余,效率自然能提到极致。
不过,说起公司治理,这一手操作其实也是种过渡性的“战略权宜”。成熟的企业管理,董事长和CEO分权才是正常状态,可眼下的岚图,还处在拼命跑步上台阶的阶段,盯住每步都得稳而快。让卢放两头抓,听起来像件吃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其实也为后续的治理调整留了灵活空间。等到岚图真正站得稳了,或者需要引入更多外部资源了,再考虑分离两职,谁也不会说意外。
这事儿更深一层想,是东风集团在给岚图保驾护航。嘴上说是给岚图更多自主权,但实际上这不也等于变相确保了集团对核心资产的掌控么?作为一家国企背景的新能源公司,岚图肩负着市场竞争和体制创新的双重任务,这不仅关系到岚图自身的前途,还影响到东风集团能不能在新能源赛道扳回一局。所以,让熟悉东风内外套路的卢放挑起两副担子,既是东风放权试验的一部分,也是对未来棋局全面谋划的一环。
如今的岚图,不像之前靠着品牌拉动就能站稳,市场、技术、三路都得齐发力。双角色的卢放,所扮演的恰恰就是这位“多面领航员”。在新能源这片汪洋里,留给车企们试错的时间窗口已经越来越小了,岚图显然不想浪费任何一次合力破浪的机会。
话说回来,新能源行业格局真的无法预测,曾经的“船坚炮利”说翻就翻,新贵和老炮谁笑到最后,全靠自己能不能稳住大局。东风给了卢放压舱石,但岚图能否写下更惊艳的篇章,终归还是要靠双手摆渡出结果。而你说,新能源战局下半场,这种“大开大合”的操作,能为这个品牌换来几分筹码?会不会也把未来押注得更彻底?
全部评论 (0)